因为这些歌曲大多以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对于爱情(其中不少属于艳情)的渴望和体验,当这些歌曲在市井流行起来之后,歌妓便成了艳歌的主要传播者。东晋盛行的吴歌西曲往往也被称为艳歌,它们在曲调上与之前的《艳歌行》一样同属于清商乐。这些歌曲的风调缠绵婉转,而演唱者又多妩媚妖娆,留给时人的浓艳印象便可想而知了。之后文人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模拟,艳情歌曲的创作趋向繁荣,传播迅速,其歌曲性质也很快发生了变化,使得艳歌在曲调、内容和演唱环境等方面都呈现出“艳”的特色,从而凸显出通俗游戏的性质。吴歌的分类吴歌,包括"歌"和"谣"两部分。"歌"一般说就是"唱山歌",也包括一些俗曲之类;"谣"就是通常说的"顺口溜"。吴歌和历代文人编著的诗、词、歌、赋不同,是下层人民创造的口头文学,是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间文学韵文。吴歌生动地记录了江南农民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史,从内容来看,吴歌既包括情歌,又包括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儿歌等。吴歌里又有“命啸”,“吴声”,“游曲”,“半折”,“六变”,“八解”六类音乐,其中后三类是汉代以来有的。此外还有“神弦曲”,这是当地的民间祭祀乐歌。“吴声”中有一种依据旧曲而创新的编曲手法,称之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