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起,由中交天津航道局牵头,联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广州文冲船厂、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等单位历时5年完成了“天鲲号”的研发,上海振华重工启东造船厂建造。在2006年之前,中国疏浚业绝大部分挖泥船均从国外进口。中交天津航道局董事长钟文炜说,中国的疏浚船舶经过了整船进口、国外设计国内建造、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的历程。“天鲲号”标志着中国疏浚装备制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它的诞生也是综合国力提升的结果。“进口是买不了技术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费龙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我国的疏浚施工船舶,从小型到超大型,从内河施工到远海施工,排距从短到长,施工效率从低到高,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06年以来,中国建造了约200艘挖泥船,成为该领域的大国,“天鲲号”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迈向强国行列”。据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明回忆,“天鲲号”的研发在工信部立项时,设定的绞刀功率为5000千瓦,当时仍有争议,认为“没必要那么大功率”。如今功率达到6600千瓦,一方面是技术上能够达到,另一方面是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建设的推进,也提出了更高需求。3日下水之后,“天鲲号”将进入调试试验阶段,计划于2018年上半年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