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收入法:GNP等于各生产要素收入的总和,即上例中的1万元加1万元再加2万元。生产中增加的价值,最终转化为各种要素(土地、劳动、资本等)投入所获得的收入。把全社会所有的要素收入相加,就是全社会的国民生产总值。因此国民生产总值也就是广义的“国民收入”。 3.支出法:GNP等于全社会购买“最终”的(即不用作为“中间消耗”的)产品和劳务的全部支出。在上例中,假定全社会只有这一家企业,那么社会购买产品支出了10万元,但也从该企业购买的"中间消耗"中收到了6万元,两者相抵,实际只支出4万元。支出法也叫“最终产品法”,在这种方法中,“中间消耗”是相互抵销的,只统计“最终”的支出。 支出法与增加价值法的区别在于它是从企业外面进行统计,而增加法是从企业内部统计的。两者可以互相印证。 支出法与收入法的统计结果之所以会相等,是因为全社会的收入最终都会转化为支出。个人即使是把部分收入存入银行储蓄,银行也将把它们贷出去使用,成为购买支出。
楼主,据我所知计算国民收入核算法通常是两种:支出法和收入法。至于生产法不是经常用到,个人认为不需要深入研究。至于联系区别:一般考试要求的多是支出法也有的学校爱剑走偏锋考收入法。y=c+i+g+(x-m)这个你懂我不解释我只要说下收入法,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理论上讲它们是相等的,但是实际核算时常有误差存在,一般情况下在计算题中收入法会比支出法多出一点。纯手打,希望楼主采纳,如有不懂欢迎追问
275 浏览 4 回答
87 浏览 2 回答
110 浏览 1 回答
156 浏览 4 回答
170 浏览 2 回答
133 浏览 3 回答
272 浏览 5 回答
200 浏览 7 回答
81 浏览 2 回答
344 浏览 2 回答
157 浏览 7 回答
185 浏览 2 回答
336 浏览 5 回答
252 浏览 2 回答
203 浏览 2 回答
106 浏览 6 回答
276 浏览 5 回答
258 浏览 6 回答
291 浏览 4 回答
87 浏览 7 回答
205 浏览 3 回答
166 浏览 5 回答
171 浏览 3 回答
243 浏览 3 回答
164 浏览
202 浏览
180 浏览
178 浏览
22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