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在银行从业十五年,是一名注册经济师,可如今却毅然辞职,开起画廊。他的名字叫李世杰,昨日记者听他讲述了为寻求心灵自由而弃商从艺的历程。 李世杰曾在某银行佛山支行任职十五年,有着注册经济师资质,在单位担任要职,然而,2004年他却毅然辞职,在南海桂城一个角落里筑起他的“艺术王国”,潜心隐居,品茶作画。昨日早上,记者造访了他的“新裕堂画廊”,听他讲述“弃商从艺”的故事。一方茶座,一张工作台,作品环绕四周,正是“别样清凉境界,一番书画人生”。李先生说他的工作室就是他修炼的地方。“如果从气功来说,书画是‘静功’,正如太极那样,久处之养人心性,”李先生说,国学能陶冶人的性情,是最佳的养生方法。“因为从小受我的外叔公、著名画家孙文斌熏陶和教导,使我对国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是从前靠画画是没法糊口的,我最后选择了读经济管理。”李先生1989年本科毕业后,便到银行工作,一干就是十五年,期间仍创作不辍,并经常与外叔公等画家交流,其作品在全国、省、市书画大赛均有获奖。最令记者惊讶的,这样一位经济师,既是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也是广东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佛山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佛山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李世杰介绍,踏入21世纪,人们对艺术的追求越来越浓,不少人买名家作品回家收藏,“画画开画廊也可以养活自己了,所以放心地全身而退,追求我多年来心头的那个梦。”2005年,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在广州成立了廖冰兄基金会,专门拍卖艺术品筹款捐助贫困山区师生,“廖冰兄的精神始终感染着我,”李先生说,他曾经去拜访过廖老,没想到一代艺术大师,却住着如此简陋的房子,将自己必生的积蓄用于发展艺术和扶贫,李先生很受感动,曾向该基金会捐赠多幅书画进行义卖,“我也正准备筹建书画拍卖基金会,希望帮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红鲤鱼雅俗共赏墙上挂着的巨幅画作,整个画面全是红鲤鱼,一派红彤彤的景象;桌上放着的一沓新作也都是红鲤鱼。昨日下午,记者慕名来到桂城文化中心李世杰的工作室时,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画习着红鲤鱼。“国庆期间,我发现到处都是红旗飘飘,十分祥和。又发现当下大部分画家都只画日本锦鲤,而比较少画自己祖国的红鲤鱼。”突发奇想的李世杰决定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去创作红鲤鱼,“希望通过这鲜艳的红色,去体现生活年年有余、红红火火。”为将红鲤鱼画好,李世杰从恩师潘鹤的“一笔鹤”画法中悟出了“一笔鱼”画法。经过多番练习,目前已创作出较为成熟的红鲤鱼作品。看过他的红鲤鱼作品后,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主席黎展华先生如此评价,用“没骨法”一笔画鱼身,体现鱼之力度,是画鱼的一种创新手法,“鲤鱼跃龙门、红运当头、年年有鱼(余),这些都是和谐意念体现,雅俗共赏。”李世杰还擅长画牡丹,在岭南画界人称“牡丹王”,他的牡丹花还成为2007年中国邮政局发行的贺年明信片中的“主角”。街坊眼中的“红色画家”已过不惑之年的李世杰,曾从事金融业十五载。7年前,他弃商从艺。如今,他已成为知名画家,身为中央中国画研究院特聘画家的他,十分热衷社会公益。2005年,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在广州成立了廖冰兄基金会,专门拍卖艺术品筹款捐助贫困山区师生。李世杰立即向该基金会捐赠多幅书画进行义卖。之后,他又多次拿出自己的画作义卖,所得善款全部捐给需要帮助的人群。“他用一颗热情洋溢的红心,不断创作出赤子之心的作品。”与李世杰认识十几年的老街坊王先生习惯用“红色画家”来称呼李世杰,“社会需要这样的热心画家。” 从小到大,李世杰对书画都非常有兴趣,现在是省书画协会的会员。2008年11月13日,李世杰逮到了一个难得机会,在潘鹤大师面前露了一手,得到了他的表扬,并在李世杰的画上留下了题字和签名。潘鹤老前辈创作过《珠海渔女》、《艰苦岁月》,李世杰还收藏了他的雕塑和书画。最近,李世杰和佛山另一位收藏爱好者“小糊涂”合作,在桂城开设了一座个人珍品展览馆,收藏潘鹤、黄松坚等名家的作品。为了筹办这个展馆,他们先后花了几十万,希望能创造一个艺术品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为了表示支持,潘鹤11月13日来到馆里参观,并让他们在他面前绘上一图。李世杰当时感觉既紧张又激动,觉得在大师面前自己就像个小学生。当一幅寓意万寿无疆的《仙桃》画完,潘鹤大师一看就指出我是海派画风,并建议李世杰继续磨练,让笔力变得更浑厚。接着,他还在李世杰的画上题字、签名表示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