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了达到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为增进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利率和汇率水平,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前者涵盖后者.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宏观金融政策主要包括三大政策:即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而住房金融政策只是金融政策中的一个部分 主要指向房地产市场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宏观金融政策主要包括三大政策:即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总需求的方针策略,中央银行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其政策一般是稳定货币供应和金融秩序,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2、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调整社会资本流通的手段。合理的存款利率政策有利于经营存贷业务的银行吸收储蓄存款,集聚社会资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资本的流量和流向,从而导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可以用于刺激和约束企业的筹资行为,促进企业合理筹资,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益。3、汇率政策。一个国家的汇率政策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流动具有重要的影响。跨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和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其它企业在国际酱融通活动中,必须掌握汇率政策并有效地加以利用拓展资料:信息载体的无序和信息内容的繁杂,使金融决策中的信息识别变的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及时地捕捉到金融决策的有用信息,反映了金融决策者的信息识别能力。金融决策的信息识别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识别信息需要明确所需信息的类型和范围,形成信息需求问题。这一过程反映了决策者信息需求的对象、范围和种类。如信贷决策会产生对企业经营、产品市场、金融政策、同行业竞争等有关方面的信息需求,而这一需求要靠决策者事先认定。2,根据信息需求确定可能的信息源,并对信息资源进行鉴别、比较获取相应信息的成本,确定最佳信息检索策略。尤其注意开发潜在的信息资源,它是指个人在认识和创造过程中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资源,虽能为个人所利用,但容易忘却和消失,并且不能为他人所利用。 3,评价信息及其来源,识别信息真伪。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恰当的评价,确定其来源的可靠性是信息识别的重要一环。如对企业财务报表的信息,要鉴别报表的数字是否同帐务相吻合,表与表之间是否相一致,报表是否经过有关中介部门认定等等。 4,从决策出发组织信息,将新的信息综合到现有的信息体系当中。围绕金融决策主题,把经过认真筛选的信息存放到现有的信息体系当中,就形成了决策的信息流。这些信息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决策目标的变化及其联系。如设立新的金融业务网点,就要把新网点的地理位置、地区经济资源、业务对象以及发展前景等信息放到整个金融信息系统当中来考察,形成围绕金融决策主题的信息流。
167 浏览 8 回答
240 浏览 6 回答
267 浏览 4 回答
185 浏览 3 回答
255 浏览 7 回答
248 浏览 1 回答
131 浏览 5 回答
176 浏览 4 回答
273 浏览 8 回答
135 浏览 5 回答
90 浏览 6 回答
222 浏览 2 回答
242 浏览 5 回答
123 浏览 6 回答
336 浏览 2 回答
350 浏览 5 回答
98 浏览 7 回答
357 浏览 2 回答
195 浏览 6 回答
358 浏览 1 回答
184 浏览 8 回答
241 浏览 6 回答
180 浏览 6 回答
83 浏览 2 回答
259 浏览
131 浏览
299 浏览
32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