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主要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又可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又可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的病情较为凶险,患者需进行化疗及骨髓移植,而慢性白血病的病程较长,患者可以通过口服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因此慢性白血病整体的生存期来说比急性白血病还是要好很多。概述李军民百科医典专家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主任医师参与编审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上海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委一类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可有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急性白血病发展迅速,慢性白血病发展缓慢白血病患者一经确诊,应尽快开始治疗疾病定义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累,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组织。流行病学我国白血病发病率为3~5/10万。2015年,全国新发白血病患者约为7.53万人。在恶性肿瘤所致的死亡率中,白血病居第6位(男)和第7位(女),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居首位,2015年全国因白血病死亡的患者约53.4万人。我国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见。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最多,其次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约占15%)和慢性髓系白血病(约占15%)。急性白血病中,成人以急性髓系白血病多见,儿童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急性及慢性髓系白血病均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渐升高。疾病类型按细胞分化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和慢性白血病(chronic leukemia, CL)两类。其中,AL的细胞分化停滞在早期阶段,多为原始细胞和早期幼稚细胞,病情发展迅速,自然病程仅几个月。CL的细胞的分化停滞在较晚的阶段,多为较成熟细胞和成熟细胞,病情相对缓慢,自然病程为数年。按照主要受累的细胞系列可分为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淋巴细胞(髓细胞)白血病。可将AL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CL可分为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及少见类型的白血病如毛细胞白血病、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骨髓和淋巴组织中,以不成熟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聚集为特点。多见于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也叫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是除了淋巴细胞以外的造血细胞发生异常克隆的白血病,如粒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巨核白血病。是成人患者中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类型。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易见于中青年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成熟B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慢性髓性白血病常以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中性中晚幼粒及成熟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为特征。95%以上的患者具有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