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道隆教授在45岁的时候开始下苦功学习英语,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从"听不懂,说不了"进步到能当翻译。他总结了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名之为"逆向法"。什么是"逆向法"呢?钟道隆先生从以下几个方面为"逆向法"下了定义:第一,不少英语学习者往往在基础英语知识不扎实的情况下:去"提高"和"强化",结果效果不理想。而"逆向法"则反过来强调先扎扎实实地学好最基础英语,包括字母、音标、语法等,然后才有可能进行"提高"和"强化"。第二,目前在英语学习者中间盛行各种各样的速成法,企图在很短的时间里大幅度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而"逆向法"则建议学习者要有长期刻苦努力的思想准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第三,没有现成的有形的书本,也没有老师一课一课地进行讲解,而是以录音带上无形的声音为学习内容,以录音机和各种词典为老师,听,写,说,背,想五法并举,由自已"写"出一个课本来。一句话,不是以老师为主,而是相反,以自己为主。第四,通常在职人员学习英语时,往往只学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关的英语书刊,而"逆向法"则要求逆着自己熟悉的专业,有意识地去听写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大或无关的英语录音,例如搞理工的技术人员去听写医学方面和文科方面的英语录音。学英语要注意方法,靠一天到晚背书,天下的书这么多,你背得了吗?靠埋头于题海探宝,泛滥成灾的习题书多如污牛充栋,你做得完吗?靠起早带晚开着收音机听国外英语广播,而不读报不看书不注意积累语音、语言知识,你能听得懂吗?有一位硕士研究生曾对我说:“我连续原了七年之久的国外英语新闻广播,现在还是上不了什么台阶,始终是那种样子。”这种靠硬着头皮练习听力的精神确实可嘉,但是他没有找到学习英语的方法。 学习英语要注意三点,那就是我所说的三点法: 第一,要密切注意某些单词的特殊功能。 第二,要不断扩大对词组的识别能力和运用能力。 第三,要大量积累英语各种句型。 首先,是对语音语调的感觉。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英语语音教学是在整个中学英语教学发展的起点,语音关是学好英语的第一关,它严重影响以后的学习进度,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词汇、句型、课文、语法和听、说、读、写。学英语就如同学唱歌,只有发音准确,语调自然流畅才能为人所接受,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后是语感和上下文关联的感觉(the sense of context).。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把握好整体,如果不顾全篇或整段,不顾语言习惯,只孤立地讲求字义语法,那就是死的学习方法。再有就是语感和行文节奏与风格感觉。这种感觉产生于阅读,欣赏和实践的过程中。 那么,怎么培养英语语感呢?一、从听说入手培养语感。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多听多说有助于语感的养成。 1.培养听的能力。这里的听是指除了听老师讲英语。更要听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语;如每天坚持听半小时录音磁带或英文广播,听的内容可以是小故事,谜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等等。如果能够给学生看一些有助于听力的录像,如,《走遍美国》。边听边看更会帮助学生理解所听的内容。在听有关句子或整篇短文的时候,要注意三点:(1)听力材料中不要有生词,尤其是初中阶段。到了高二,高三年级,可听有少量生词的材料。以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全文的能力;(2)教师讲的句子或故事,内容可以简单,但只允许说一遍,从开始就要培养学生一遍听懂的能力;(3)每次听的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会使学生感觉疲劳,注意力不能集中,因而影响听的效果。 2.养成说英语的好习惯。我们应要求学生一进课堂就必须用英语交流,用英语思维。我们可以尝试“语感”式教学法,努力创造一个讲与听的外语环境,如:开辟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培优补差,搞一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并且,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英语(put it into practice). 我们学校外语组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力争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参与英语课堂活动。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尝试说英语,多一些鼓励赞扬,少一些批评指责。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和实践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同学们自编自演的英语小品,短剧,歌曲,朗诵绘声绘色,精彩纷呈,连那些平时不敢大声回答问题的同学也在有了出色的表现。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极利于英语语感的培养。二、从阅读入手培养语感。 1.精读(Skill Reading)。每学一课的单词,句型,课文都应该反复朗读。直到脱口而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当然在朗读时要注意语音,语调,意群停顿,有节奏,带表情。注意字词句的正确用法,理清语法体系。多读精品,把它们弄懂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精神营养,这样就会培养成敏锐的语感。 2.泛读(Scaning Reading)。在精读课本材料的同时,教师要给学生补充一定量的课外泛读材料。我认为从高一每学期开始每周读一篇短小的读物。泛读要讲究读法:(1)默读,不出声。朗读有时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因而不能提高阅读能力。(2)速度,不回视。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难名或不太熟悉的词,返过来再读一遍是允许的。但有些时候是由于不放心,读懂了还要再回头。这样就大大地影响了阅读速度。(3)计时阅读。如果我们为学生选些同步的阅读材料,每天用几分钟阅读一篇四,五百字的小短文,坚持这种计时阅读训练,阅读速度会大大提高。(4)培养猜测词义的能力,教会学生利用构词法,上下文,语法结构等方法猜测生词。 3.勤查字典(Consulting the dictionayr)。我们要指导学生勤查字典,充公利用字典。培养查字典能力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之一。让学生逐步学会使用英语字典。并学会从多个词义中选最合适的词义。因为字典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份很好的阅读材料。通过查字典,可以了解词的准确用法,亲能掌握大量的词汇及习惯用法。 中国有句古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如神”;又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种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同样适用英语学习。大量的阅读有助于培养语感。只有通过读,才能够获得最大的实践量,才能享受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甜头。许多人都有同感,学英语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大量的阅读。语感也好,“神”也好,其根源都是实践,“读书破万卷”这简短的五个字既包含了实践的量之大,又包含了实践的质之精,这是英语学习通往成功之路的有效途径。三、从写入手培养语感。如果说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发生和发展,这种发展常常是潜意识的。那么多说,特别是多写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型,由潜意识进意识,由被动到主动,由不适应到适应,由内在的潜能化为内在的行动,从而使语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学好英语,培养英语语感,就要多写英文。如何写? 1.机械性的写,如默写或听写;从单词到句型再到段落。将这种联系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中去,从而练就学生写的习惯。 2.创造性的写。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模仿范文,新教材里每一单元都有写作训练。我们千万不可忽视这一环节。很多教师到了高中才开始训练学生写作,似乎有点为时已晚。所以,很多学生在升学考试中书面表达失分率很高,原因就在于没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训练。写作应该从初中甚至小学开始抓起,一点一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渐渐适应,逐步培养他们的写的能力。写作是读、听、说的最好反馈。英语语感的成熟和成型就是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而写作训练对于用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极有好处的。 当然,真正学好英语非一日之寒。学习者只要坚持不懈,养成良好的习惯,坚持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从多方面入手培养语感,才能把学英语变成一件很快乐很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