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在大众社会行为中外向、不怕生自来熟,快速与陌生人打成一片的行为。
作为“社交恐惧症”的反义词,“社交牛逼症”是指在社交方面没有压力、放飞自我、游刃有余。它的火爆,源于古早网红“焦双喜”,人称“双喜哥”。他这些年贡献的社交牛逼场面不要太多,在地铁上大声教育放屁的人,在知名大学门口穿外星人衣服跳舞等。
网络:
在一位网友将其视频风格总结为“社交牛逼症”后,双喜哥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不但双喜哥借此“复活”,创作者跟风用它吸粉,明星和品牌也“捞”到了好处。一时间,人人都想“患”上“社交牛逼症”。
但随着它成为一种“流量”货币,围观者的思考也在变得深入。最初的“社交牛逼症”,更多是“社死而不自知”的代名词,比如和海底捞服务员比谁更热情,吃面时大声叫喊“妈妈的味道”等,尴尬的是路人,自己却假装感觉不到。
随着讨论的深入,有人开始咂摸出了不同的味道。一些人在四下无人的深夜打开手机,看着马牛逼(双喜哥视频主人公名字)大喊“我很牛逼”发泄情绪,睡醒了再小心翼翼当回社恐。
一些人真诚在网络上求助“如何才能社交牛逼”,后被网友点醒,看看“带你逛街的妈和教你钓鱼的爸,这些才是真正的社交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