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作品。
一、作者履历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人,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
1978年,高考落榜后进入卫生院当牙科医生。
1983年,发表首部短篇小说《第一宿舍》。
1987年,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等短篇小说,确立了先锋作家的地位;同年,赴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
1990年,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出版。
1992年,出版长篇小说《活着》。
199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在《收获》杂志发表。
1998年,凭借小说《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2003年,英文版《许三观卖血记》获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
2004年,被授予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2005年至2006年,先后出版长篇小说《兄弟》的上下部,该书因极端现实主义的写作,曾在中国引起争议。
2008年5月,出版随笔集《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10月,凭借小说《兄弟》获得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
2013年,发表长篇小说《第七天》,并凭借该书获得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
2015年,出版首部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2018年1月,凭借小说《活着》获得作家出版社超级畅销奖;7月,出版杂文集《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2021年,出版八年来的首部长篇小说《文城》。
二、阅读感想
《活着》这本书中让我深有感触的一句话是: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受到别人感受的影响,比如别人对你说:你要是选择另外一个人会更加幸福。你就会开始想自己现在出现了哪些不幸福,会质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真的如别人所说,慢慢地你会被别人的看法牵引,从而忽略自己真正的感受。
所以呢,我们活着就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这样我们才能体会生活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