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庭都比较注重孩子的英语启蒙,我是一名英语教育者,当然我也注重孩子的启蒙。我觉得不管你选择哪种启蒙方式,坚持是最重要的,要怎么坚持呢?看我的实际例子吧。
这是我的实际经历,当然不一定适合所有孩子,但是应该是没坏处,我由于当时学英语时条件有限,所以听力一直是我的死穴,以至于现在的我还在练习听力,让大家见笑了,活到老,学到老吗[捂脸]
所以我给孩子启蒙英语的时候比较注重听力,遵循咱们小时候学说话的规律,听说读写,先听,我儿子三岁的时候开始听一些简单的日常对话,再后来开始听动画片中的原音,我不赞成给孩子翻译,孩子听的多了。也就知道什么意思了,可能开始是猜,慢慢就懂了,而且记得很牢,听多了,有了输入,自然就会说了,也许刚开始孩子的发音并不准确,我不去纠正,就像孩子六岁了还把“哥哥”做“德德”,总有一天会说清楚的,说起这个坚持,当然靠小孩子肯定是不行,孩子一般没自控力,所以就要家长来督促了,当孩子不想再坚持的时候,家长适当给孩子点信心,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下,往往习惯就是在这一下下坚持下来的,现在我儿子已经把每天听英语当成吃饭,喝水那么正常的事了
如果想让孩子坚持下去,首先家长的下定决心,让孩子坚持,不能因为今天有事耽误了,不学了,明天太热了,不学了,后天又出门不学了,这样孩子就会找一切理由不学,孩子毕竟还小,需要一个推动力,而我们家长就是那个推他一下的人,希望你家宝贝也能好好坚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最后祝你家宝贝节日快乐,快乐每一天
TED演讲有一期叫《单词的诞生》,一位父亲用视频记录了他的儿子是如何学会说话的。
儿子学的第一个词就是water,但最开始他只会用gaga这个发音,来指代现实当中的water,随后的半年当中,通过父亲的引导,孩子无意识的反复练习,纠正着自己的发音,最终说出了water这个英文单词。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在父亲的帮助下,2岁的孩子掌握了500多个英语单词,整个的过程,就是正确的英语启蒙。
在以正确标准使用英语之前,对于还不能使用英语的人来说,英语启蒙的意义,象征着一些准备工作,准备的越充分,在未来的英语学习当中,进步就会越快。这一点不管是对于成人还是孩子都是一样的。
对于那些学习了十年英语,依然进步有限的人来说,真正的问题不是继续努力,而是回头重新构建你的英语基础。
在前面的那个例子当中,暗含着英语启蒙的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保证有语言环境。
第二、必须保证周围有人引导你。
第三、必须努力去进行操作。
三个条件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构成了人在学习英语时必须做的事情,即在自己努力的前提下,保证足量的被动输入,并且及时纠错。
以中文来做一个对比, 在入学之前,我们就已经有了优秀的中文能力,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些想法和观点 ,入学之后只不过是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提升,可以看到我们学习中文的启蒙条件是非常充分的。
那英语呢?如果你留心观察,在国内学习英语的三个条件是不充分的,排除老师和自身努力的问题,环境就是一个最大的制约,所以重点是我们要解决三个条件的问题,这样才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我们先来说一个有趣的话题,人为什么喜欢喝可乐?
已经有很多证据表明,可乐并不是什么 健康 的饮料,但大部分人喝可乐却停不下来, 实际上并不是因为可乐的口感有多么的惊艳,而在于可乐口感的厌恶度很低,没有什么味觉的残留,不容易腻,这样即便你天天喝,也不会觉得厌烦。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为很多人在学习英语时,总是想要搞一个大新闻,一定要达到一种非常惊艳的目标。
事实上,在构建基础之前, 与其树立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不如想一想,如何减轻英语学习的厌恶感,这样即便你天天去学,也可以坚持的很好。
当心理上已经准备好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进行实操阶段了。实操应该以前面的三个条件为准,看看自己满足了哪些条件,而又缺失了哪些条件,把缺失的部分补齐。
根据我的经验,对于大部分的英语学习者,真正缺失的是听和读的部分,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了记忆单词和做语法题上面,这样就会造成一个非常不利的学习状态,越学越觉得枯燥无味,并且进步很不明显。
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例子,孩子在没有学会说话之前,做的最多的两件事,就是听和读,那么,对于想要英语启蒙的人,也要从这两件事情上入手。主动的找一些材料进行朗读,不断提升自己的发音能力。
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要 把音标发音学好,有了音标的支持,才可以过渡到单词朗读、短句朗读、长句朗读、篇幅的朗读 ,但不管哪一种朗读,都是进行发音训练,和文章的内容无关。
发音水平的高低,决定你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去构建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都不会具备非常好的英语环境,这是英语启蒙实际操作当中的重要一环,这一步做好了,后边将会一马平川。
那剩下的两个条件,就非常好解决,如果一开始你可以非常客观的认识自己的能力,就不会盲目的,为了一个无法达成的目标去努力,举例来说,如果你的音标发音不好的话,那就应该先搞好音标,再去想着读词读句,而不是一开始就直接要去读一篇很长的文章,这样你的努力才有真正的意义。
当你的发音基础已经非常好的时候,再去寻找一位老师,去帮助你解决单词和语法的问题,那进步就会非常快了。
每天要做多少呢?根据我的经验,总的原则是每天所做的练习,只要不让自己感觉痛苦,就可以了。
哪怕每天练习10~15分钟,也都是可以的。因为动力会慢慢积累,如果一开始就练习3~4个小时,那注定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一旦时间确定,单位时间之内的练习量也就确定了,而能做多少练习量,是根据你个人的能力来定的。能力越低,自然做的就越少,能力越高,自然做的就越多,三者是一个平衡关系,当你真正开始练习,就会有所体会。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到这里,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的人就是觉得英语难学,有的人就是觉得英语很容易。根本在于英语是一门语言而不是一门类似数学的学科,只要把英语当做语言来学,就会觉得很容易。学一门语言在于日常,就好比小时候说话,没有特别的学习怎么说话就会汉语了,英语也是一样,记住单词然后当交流语言说出来,常常的说一点,虽然不能像母语一样,但是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
第一,要选一个好的导师,这个是引路人,能教会很多技巧和方法。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第二,要选择对的方法。学英语的方法论很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有的人是靠跟外国人聊天,有的人靠看电影,有的人靠听音乐,有的人靠死记硬背,有的人靠听演讲
第三,要注重单词的积累。单词是英语的根基。这个是要靠时间堆起来的。即使再怎么样说都离不开这个的。刚开始比较难,但还是需要坚持。
第五,多练。要学会将单词拼凑起来。这个是最后的步骤了。算是英语的应用了。
0-3岁是儿童母语发展的黄金时期,到3岁基本可以做到说的内容能让陌生人听懂。在3岁前进行双语活动固然很好,但是这对于父母的英语水平和启蒙意识要求很高,0-3岁这一阶段的双语启蒙方式,离不开父母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说英语。考虑到这一点,普通的家长,3岁之前可以不着急英语启蒙。
从3岁开始引入英语启蒙,如果方法得到,孩子的两种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3、4岁是中国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理想年龄阶段,沉浸式英语启蒙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时间,在语言学习这个问题上,智商不太重要,靠的就是时间。3岁开始的孩子比5岁的多沉浸了两年,那么想要追上,就需要把这两年补回来才可以。
3岁开始英语启蒙,孩子一般不会排斥英语,到了5岁之后,小孩子就会排斥过于简单的英语动画和读物了,因为5岁的孩子汉语能力较强,能够听懂《西游记》这样复杂故事的他们,会嫌弃英语启蒙读物的幼稚无趣,但3岁的孩子就不会这样,3岁的孩子能跟随着同龄的英语启蒙动画和读物同步成长,一直保持兴致盎然的状态,不需要父母的威逼利诱。
想学好英语启蒙,3岁起点只是其中之一,还需要另外一个条件:坚持10年。
任何特长都得下10年功夫,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10000小时“刻意练习”的理论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把英语启蒙作为特长,那它就是最轻松最愉快的特长了,只要有正确的起点和路线,再坚持10年的行动,任何孩子,无论智商高低,都会有不错的成功。
儿童英语启蒙最理想的规划,就是以3岁为起点,坚持学10年,正好到孩子“小升初”的12岁。英语启蒙的目的,是要让英语成为孩子获取知识的工具之一,那么坚持10年,都需要坚持做那些事儿。
第一就是坚持阅读,参照美国同龄人的标准,同龄的美国小孩读什么书,在中国的小孩就读什么书,保持同步,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的英语启蒙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第二就是坚持口语,不管是在家、在早教班、在课外,让孩子能够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用英语进行交流,多说英语会刺激孩子更深入的学习英语启蒙,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就是坚持听力,让孩子能够在10年间,大量的看英文科普类动画片、听科普类文章,让孩子不觉得自己是在学英语,而是在学知识,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能力,提供大量合适的英语启蒙资源。
英语是最没有的学科之一,相信随着教育改革,英语以后会成为选修课,而不是必修课!能不能学好英语,顺其自然,无需强求!
无所谓坚持不坚持,就像吃饭一样,是一种必须。所以现在只需要考虑的是,怎么吃才能吃得好一点,吃得开心一点。把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自然就学好了。别整天盯着什么坚持不坚持的。当然,也可以只吃肉肉——不学,只是要顾虑到以后可能会代价太大。
不需要什么启蒙教育,有需要的读书后自己去选修
又不是必须的,不能学就不学呗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小孩子要感兴趣,大人的陪伴也很重要。像我小孩学启蒙英语半年多了,大部分时间是自动愿意学的,可有时也会觉得不想学,这个时候大人的干预很重要。既不能大声责骂也不能任其放弃。我的方法就是扮弱者鼓励他,会自己去学然后假装不会问他,激起他的学习热情。当然不能每个小朋友都一样有效,家长一定要了解家里小朋友的个性,对症肯定有效[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