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就是猪流感了!甲型H1N1流感,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器官疾病。其特征为突发,咳嗽,呼吸困难,发热及迅速转归。猪流感是猪体内因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猪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引发,通常爆发于猪之间,传染性很高但通常不会引发死亡。秋冬季属高发期,但全年可传播。猪流感多被辨识为丙型流感病毒(C型流感病毒),或者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亚种之一。该病毒可在猪群中造成流感暴发。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有很多个不同的品种,计有:H1N1、H1N2、H3N1、H3N2和H2N3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都能导致甲型H1N1流感的感染。与禽流感不同,甲型H1N1流感能够以人传人。过往曾经发生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但未有发生人传人案例。2009年4月中,墨西哥公布发生人传人的甲型H1N1流感案例,有关案例是一宗由H1N1病毒感染给人的病例,并在基因分析的过程发现基因内有猪、鸡及来自亚洲、欧洲及美洲人种的基因。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甲型H1N1流感患者通常有39摄氏度以上的高烧、剧烈头疼、肌肉疼痛、咳嗽、鼻塞、红眼等病征。 猪流感病毒(Swineinfluenzavirus,SIV)是猪群中一种可引起地方性流行性感冒的正黏液病毒(Orthomyxoviruses)。世界卫生组织4月30日将此前被称为猪流感的新型致命病毒更名为H1N1甲型流感(influenzaA(H1N1))。 防范措施 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甲型H1N1流感? 面对甲型H1N1流感 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在预防方面,没必要扎堆去接种人流感疫苗,因为预防季节性流感疫苗对预防猪流感并无效果。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 1、减少到公共人群密集场所的机会,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锻炼身体勤洗手,要使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 3、在烹饪特别是洗涤生猪肉、家禽(特别是水禽时)应特别注意。特别是有皮肤破损的情况。建议尽量减少接触机会; 4、可以考虑戴口罩,降低风媒传播的可能性; 5、定期服用板蓝根(可以考虑有一定规律性),大青叶、薄荷叶、金银花作茶饮。 6、特别注意类似临床表现,引起重视。特别是突发高热、结膜潮红、咳嗽、流脓涕等症状。 2、如果感觉自己感染了流感,应该怎么办? •如感不适,出现高烧、咳嗽或喉咙痛,应待在家中,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 •多休息,喝大量的水;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遮掩住嘴和鼻子,用完后的纸巾应处理妥当; •勤洗手,每次洗手都应用肥皂彻底清洗,尤其咳嗽或打喷嚏后更应如此; •将自己的症状告诉家人和朋友,并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 3、家中有人出现流感症状,应如何照料? •将病人与家中其他人隔离开来,至少保持1米距离; •照料病人时应用口罩等遮盖物遮掩住嘴和鼻子,遮盖物使用后应丢弃或清洁; •与病人接触后应用肥皂彻底洗净双手,病人居住空间应保持空气流通; 4、如果自己认为需要医学治疗,应该怎么办? •去医疗机构之前,应该首先与医护人员进行联系,报告自己的症状,解释为何会认为自己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 •如果没法提前与医护人员联系,那么当抵达医院寻求诊断时,一定尽快把怀疑自己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想法告知医生; •去医院途中,用口罩或其他东西遮盖住嘴和鼻子。 甲型H1N1流感预防9条建议 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做饭时生熟分开很重要,猪肉烹饪至71℃以上,以完全杀死猪流感病毒。 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无纸巾不宜用手,而是用肘部遮住口鼻。 常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服药对症治疗,并尽快就医,不要上班或上学,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病人。 由于此次流行的猪流感病毒是A/H1N1型流感病毒,目前针对猪流感只有猪用疫苗,人注射普通流感疫苗不能对猪流感预防、甲型H1N1流感预防有效。 [编辑本段]预防流感需备物品 近日,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部分发布防治甲型H1N1流感商品参考: 洗剂:洗手液、肥皂等 消毒剂:“84”、甲醛、戊二醛、高锰酸钾、环氧乙烷、过氧乙酸、二氧化氯消毒剂各种空气消毒剂等 防护用品:口罩、体温计等 防治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病毒灵、病毒唑等 [编辑本段]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 2009年3月日本和美国等先后发生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感染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以死亡。 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丰富的流行性感冒的防治经验,对时行感冒(流感)疗效是肯定的。在总结古今文献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本预防方案。 一、生活起居预防 (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二)“食饮有节”,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 (三)“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多动、早睡。 (四)“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心态平衡,“恐则气下,惊者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也可导致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 二、饮食预防 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鲜鱼腥草30—60g,蒜汁加醋凉拌。 鲜败酱草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鲜马齿苋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 平时多喝板蓝根:一日1~2次(早、晚)。 三、药物预防 (一)成人 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 适用人群: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大青叶5g、紫草5g、生甘草5g 功能:解毒清热 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桑叶10g、白茅根15g、金银花12g 功能:清热宣肺 适应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苏叶10g、佩兰10g、陈皮10g 功能:健脾化湿 适应人群:面晦无光,常有腹胀,大便偏溏。 煎服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建议不同人群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在流行期间可连服用3—5剂。 (二)儿童 藿香6g、苏叶6g、银花10g、生山楂10g 功能:清热消滞 适应人群:儿童易夹食夹滞者。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三)服用中药预防感冒需要注意事项: 老人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用量服用; 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慎用; 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 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不要轻信所谓的秘方、偏方和验方。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具体时间暂不确定。 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