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痿症科-副主任医师-刘泉鹏-痹症包括哪些疾病
痹,即痹阻不通。痹症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古代痹证的概念比较广泛,包括内脏痹和肢体痹,如今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等。本病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和人体正气不足有关。风寒湿等邪气,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容易侵入人体而致病。汗出当风、坐卧湿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风寒湿等邪气侵入机体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不通则痛,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常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素问·痹论》:“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若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或感受热邪,留注关节,则为热痹。总之,风寒湿热之邪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筋络,导致气血闭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产生本病。
没有你可以写某小时,某天或者XXXX加时间来代替,主诉必须按照规范的书写来,属于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书。而且病案是不得涂改的,涂改被认为是无效的,甚至伪造的
“痹症”一词的由来要追溯到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在《素问·痹论》中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 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均属痹症范畴。痹症的发病一般比较缓慢,部分患者可能开始有发
①行痹(风痹)。症见关节肢体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治以袪风通络,散寒除湿。代表方选防风汤加减(防风、麻黄、桂枝、秦艽、葛根、杏仁、茯苓、羌活、当归、大枣、生姜、甘草)。②痛痹(寒痹)。症见关节肢体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黄,脉弦紧。治以温经散寒,袪风除湿。代表方选乌头汤加减(制川乌、麻黄、桂枝、白芍、黄芪、甘草)。③着痹(湿痹)。症见关节肢体重着,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治以除湿宣痹,袪风散寒。代表方选薏苡仁汤加减(薏苡仁、苍术、羌活、独活、防风、麻黄、桂枝、制川乌、川芎、当归、生姜、甘草)。④风湿热痹。症见关节肢体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处喜凉,甚则剧痛不可近,多兼发热,恶风寒,头身疼痛,口干尿赤,苔黄燥,脉滑数。治以清热通络,袪风除湿。代表方选白虎桂枝汤加减(石膏、知母、桂枝、忍冬藤、连翘、黄柏、桑枝、海桐皮、威灵仙、牡丹皮、生地黄、甘草)。
痹症分好几种,治疗方法也很多。二楼说的很好,也很详细。当然根据具体症状也可配合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治疗,那样效果会更好。
316 浏览 3 回答
313 浏览 2 回答
202 浏览 4 回答
187 浏览 5 回答
193 浏览 3 回答
257 浏览 4 回答
304 浏览 6 回答
221 浏览 2 回答
172 浏览 5 回答
224 浏览 6 回答
340 浏览 5 回答
116 浏览 4 回答
116 浏览 3 回答
284 浏览 4 回答
134 浏览 2 回答
127 浏览 6 回答
227 浏览 3 回答
141 浏览 2 回答
84 浏览 5 回答
302 浏览 5 回答
272 浏览 3 回答
157 浏览 4 回答
311 浏览 3 回答
359 浏览 3 回答
109 浏览 2 回答
313 浏览
355 浏览
220 浏览
339 浏览
12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