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完何律师的多篇大作,再回头看这份招聘启事,我实在找不出任何理由相信,何律师居然不给律师助理一毛钱,并要求律师助理支付30万的学费。起初我认为这应该就认知门槛吧,一个愿意支付30万学费的律师助理一定是真诚想跟着何律师学东西。能做课件,还能做司机,何律师不仅不收任何费用,还会给律师助理30万的年薪。我内心另一个邪恶的自我立马否定了善良的自我:快醒醒,别做梦了。是啊,只谈理想不给钱的都是耍流氓。一个数十个徒弟都没有认认真真带过的律师,为什么会承诺要认认真真带这个律师助理呢?我想不会是因为这30万学费吧!毕竟何律师的人生追求不是财富,而是灵魂的纯洁与伟大。我试图站在何律师的角度理解他,他自称是辩护律师的成长导师,常年笔耕不辍,更是建立了“良师益友”社群。在这个社群中,你可以得到何律师撰写的两本书(尚未出版),你可以得到何律师一对一的直接指导,无论是生活还是生活中的困惑,当然你还有机会开展案源合作。想加入这个社群,你必须是律师,必须尊师重友、谦虚好学、勤奋上进,当然你还要“自愿交纳会员费299元(暂定,视情上调)”。何律师坚持写文章的重要原因是这事对律师行业有好处,何律师坚决反对“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说法,这种师父本身就不称职,不配做师父。是啊,李慕白对玉娇龙也说过类似的话:既是师徒,当以性命相见。何律师认为律师分享经验能提升律师行业的服务质量,律师行业的社会声誉也会越好越好。何律师自谦地称自己愿意为律师行业的发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实事。何律师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自信与洒脱,“你自己开心就行,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眼光”。除了专业类的文章,何律师也会分享一些社会心理学的内容,比如如何识别偏执型人格。拥有这种人格的人“自我评价过高,认为自己特别重要,拒绝接受批评”。对于这类人,何律师“建议其去医院诊断、治疗”。回到文章的开头,何律师的文章与行为为何反差如此之大。网上有一种澄清的说法,说是何律师不缺钱,他只不过是不想带助理,管委会给他分派任务,然后没有办法才这样。我相信有这种可能,而且可能性非常大,否则这个反差也太大了。如果真的想招聘律师,还是多少给点钱吧。截至本文发表时,何律师的招聘启事已经删除。我真诚地希望这件事只是一个插曲,希望何律师能继续坚持写作,分享执业经验。毕竟,当您坚持分享知识和经验,乐于帮助年轻人,即便不是助理,也会有人愿意尊称您一句师父。我相信这才是正道的光,这才是律师行业赢得社会声誉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