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解释一味药即元胡、延胡索。正规的写法应该是玄胡索。就好象元参一样经常写作。元明粉写作一样。无可争议。 其次要说的是,这个处方也叫是庸医所为。因财迷心窍,丧失医德所致。 既是庸医所为,那么处方就不讲章法了,下边我给众位分析:解表药:辛温、辛凉同用说明医者辨证不明。 羌活、桂枝、属于发散风寒类。《中药学》 蝉衣、葛根、牛蒡子属于发散风热类《中药学》清热解毒药: 白花蛇草、金银花、射干、牛蒡子。止咳化痰药: 温化寒痰药: 白前、干姜。 清化热谈药:前胡、浙贝母、石韦。止咳平喘药:苦杏仁。利水渗湿药: 车前子、扁蓄、瞿麦、六一散、石韦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玄胡索: 活血,散瘀,理气,止痛。川芎 :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从以上诸药 的分析可以看出。医者的目的是要治疗咳嗽一证。但是,不知从何处下手。原因不明? 是风寒引起还是风热引起不清楚,所以就都上来了。 是寒痰还是热痰 ?也不清楚,索性也一起来吧。 也有可能是痰湿?所以化湿的药也同时来了。思前想后,总想考虑得周全: 为了控制肺部感染消炎的也一起上吧。所以又用了大量的清热解毒的药。 肺热总要有外达之路呀?用些利尿的药吧。 苦寒药物用多了会伤阴吧?加点玄参。 怕药太凉了?再加上点干姜。 伤了血分怎么办?再来点川芎。 自己给病人开了这么多的药,万一吃坏了肚子,引起疼痛怎么办呀?还是加上点玄胡吧。这样保险点。说句北京话,这个药方开的也太有点玄乎(玄胡)了。就差壮阳和补气的了。否则就叫“全活汤”了。老北京常说是“蒙古大夫”开的药。让我说还是外“外蒙”的!!!分析之后,众位看看这个药还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