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技术分类分级管理,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二)高风险;(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2、手术分级管理手术分级管理,是指医疗机构把各种手术(有创操作)进行分级分类,按照手术的难易、风险程度来安排相应级别的医生施行手术。手术医师手术权限是指医疗机构对具有不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展不同级别的手术进行限定,并对其专业能力进行审核后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拓展资料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现行的对手术分级进行明确规定、指引和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201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卫生部曾于2011年发布了《手术分级目录》(征求意见稿),但由于国内各地区医疗技术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无法建立统一的手术项目分级目录,故该目录至今没有正式发布。卫生部同年颁布的《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则对医疗机构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作了较详细的规定。《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为手术分级管理法律位阶最高的管理办法,全国各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这两个办法来出台当地医疗机构的手术分级管理规范,并制定当地的手术分级目录,规定各级各类医师的手术范围。参考资料 咸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