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职称分初级(医士,医师/住院医师),中级(主治医师),副高级(副主任医师),正高级(主任医师)。初级:中专或大专毕业称医士,考得职业医师证自动晋升为医师。中级:从事医师工作本科4年,硕士2年,专科6年以上,主治医师考试合格自动晋升主治医师。副高级:本科,硕士毕业获得主治医师职称后5年,博士毕业中级职称3年,各项条件合格考试合格评副主任医师。正高级:本科或硕士毕业,副高级职称5年,博士毕业副高职称3年,各项条件合格,考试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晋主任医师。
医师职称分级如下:1、住院医师(助教)2、主治医师(讲师)3、副主任医师(副教授)4、主任医师(教授)在医院中主任医师,主任中医师,主任药师,主任中药师,主任护师,主任检验师,都是正高职称,依次类推。扩展资料: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一)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二)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三)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四)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五)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六)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七)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医师
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两级四类:两级: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四类: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执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能独立执业,但在乡镇的医疗、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医疗诊疗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执业医师:在全国内地各个医疗机构注册后可以取得合法执业资格,拥有处方权,同时职称取得为:医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所称的医师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二条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适用本法。本法所称医师,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执业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 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维医、傣医、朝医、壮医。
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法》第二条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医师,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医师的等级细分如下:1、住院医师:医学生进入到医院实习时,需要参与住院规培,进行科室轮转,考取国家执业资格证书后申请结业,结业考核申请通过后方可称为住院医师,属于医生的初级职称。主要工作是基本医疗工作,如:需要接受上级医生的指导与监督,在收治病人时根据上级医生的指导下开医嘱,做辅助临床操作等。2、主治医师:大多数医生都处于这个层级,属于医生的中级职称。一般负责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工作;按时查房,参加与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疗工作。3、副主任医师与主任医师:这两类都属于医生职称体系中的高级职称,区别在于一个是“副高”,另一个属于“正高”,从主治医师升到副主任医师比较好晋升,一般人评到副高后就满足了,各方面待遇也很好;但从副主任医师到主任医师,要求较高,需要论文数量,科研项目等。副主任医师主要是做手术,解决一线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主任医师基本上是做一些高难度的手术和研究新技术。
目前我国的医师资格分为四级,分别是初级医师,中级医师,副高级医师和高级医师。
执业医师按等级划分是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两种。每个等级分为四个类别: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如果按技术职称划分,可依次分为:医士、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五种。
346 浏览 6 回答
142 浏览 3 回答
251 浏览 9 回答
169 浏览 7 回答
240 浏览 3 回答
335 浏览 3 回答
101 浏览 3 回答
181 浏览 4 回答
188 浏览 3 回答
278 浏览 2 回答
143 浏览 4 回答
103 浏览 6 回答
215 浏览 6 回答
288 浏览 4 回答
89 浏览 7 回答
98 浏览 4 回答
344 浏览 2 回答
325 浏览 2 回答
317 浏览 2 回答
263 浏览 1 回答
299 浏览 3 回答
123 浏览 4 回答
322 浏览 7 回答
115 浏览 4 回答
345 浏览 4 回答
313 浏览
222 浏览
306 浏览
148 浏览
9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