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到当地卫生部门备案
第一执业地点和第二执业地点的区别是职业地点不同。医师执业地点是指医师执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及其登记注册的地址。根据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医师执业地点刊载于《医师执业证书》,当医师的从业地点发生变动时,应依法及时向注册部门提出变更执业地点的申请,经审批后方可在新的从业地点继续执业。医师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时,要按照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申请多地点执业:1、具有副高级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在该技术职务上连续任职工作三年以上;2、第一执业地点的医疗机构同意;3、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应与其所持《医师执业证书》记录内容一致;4、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在拟聘用申请人的医疗、保健机构的诊疗科目范围内;5、取得核发拟聘用申请人的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保健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的同意;6、身体健康,能胜任多地点执业工作;7、地级以上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第十四条 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法律分析:执业医师不在执业地行医是违法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第十四条 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法律分析:执业医师不在执业地行医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第十四条 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295 浏览 4 回答
271 浏览 3 回答
284 浏览 3 回答
105 浏览 1 回答
289 浏览 2 回答
85 浏览 2 回答
211 浏览 1 回答
325 浏览 4 回答
91 浏览 4 回答
104 浏览 2 回答
321 浏览 2 回答
84 浏览 2 回答
272 浏览 2 回答
263 浏览 4 回答
155 浏览 2 回答
196 浏览 4 回答
175 浏览 5 回答
332 浏览 6 回答
133 浏览 5 回答
110 浏览 3 回答
141 浏览 3 回答
281 浏览 2 回答
337 浏览 2 回答
296 浏览 2 回答
177 浏览 4 回答
142 浏览
317 浏览
251 浏览
180 浏览
10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