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字玉堂,乳名佛来,南茹村人。其父早逝,母郭氏精女工,善刺绣,靠为人佣度日,家境贫困。有一年过春节,以黄黍面蒸馍供神,蓝慰玉堂兄弟说: “剧人家迎神供银桃,我家供金桃”,其茹苦含辛,乐而忘忧之情可见。张瑜母教子甚严。瑜幼时,其母教训他说: “你年纪小,不能帮助哥哥维持生计,宜好好读书,将来福国利民,振兴家业,我虽寡居,不枉此一生。”张瑜稍长,即坚请外J出,后至太原,寓族叔张新图小店中。是时,阎锡山以其父阎长春生意亏赔来太原避债,与陕西人黄国梁因住张氏小店。三人邂逅,情好日笃,结为金兰。以后,三人同入武备学堂。1904年,清政府选派青年学生赴国外留学,阎、张、黄一同考取,七月赴日留学,入振武学校学习,蓝经常参加“留日同学会”活动。孙中山成立中华革命同盟会后,张由谷思慎介绍参加同盟会,蓝入“铁血丈夫团”。张瑜因学习勤奋,性情诚实,受孙中山先生器重。孙中山先生曾与他谈话说: “华北革命之成败,唯尔负之”。1909年,阎锡山、张瑜等回国。阎锡山与黄国梁因善交际,被提升为85标和86标标统。张瑜任86标二营管带,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太原积极响应,张瑜率队攻进越抚衙门。当时太原社会秩序混乱,张瑜任敢死队长,到处憝视。太原起义成功后,成立了山西军政府,张瑜任北路军司令,兼第四标标统,率部队驱走驻守代州的清军首领王国士,攻下代州。忻代宁公团北上代州后,续桐溪同张瑜商定三路进兵大同,中路由张瑜进攻雁门关。在张瑜继续进攻雁门关的时候,续桐溪乘敌不意,突击茹越口,急率大军,攻下大同。张后以功任12混成旅旅长,为阎锡山所器重。后日本人要与张赛跑决赛。张瑜精马术,善长跑,决心胜过日本人,为国增光。因张早患肺病,后离职住在太原坝陵桥阎锡山的东花园内养病.亦无起色,终于病逝,终年3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