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此时就有些疑问了,为什么同样是胃药,两者之间还有这么大的差别?一字之差,效果却大不相同香砂养胃丸总是不自觉地咳嗽,感觉喉咙里卡痰,这可能是我们的脾胃在“作怪”。香砂养胃丸”,顾名思义就是用于治疗胃部的中成药。中医说脾主运化水湿,脾虚不足,体内水湿的运化和输布就会出现故障,从而导致痰湿的出现。香砂养胃丸正有理气化痰的作用。早在明代,医家张时彻的《摄生众妙方》中就有记载,香砂养胃丸组方:砂仁、香附、陈皮、茯苓、厚朴、甘草、半夏、藿香、枳实、苍术10味中药。后续经过改良,在清代《集验良方》中,组方增至13味。除健脾养胃外,偏重于治疗温胃燥湿,更适用于胃寒湿重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香砂养胃丸能调整消化液的分泌,调整肠胃功能,针对胃溃疡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还可用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服用香砂养胃丸一般一次9克,一日2次,温水送服,若三天后无症状改善或用药超一周,需咨询医生。另有胃阴亏损的热症表现,如胃部隐痛、口干舌燥,及对该药过敏人群不宜服用。香砂平胃丸与“养胃丸”相差一字,“平胃丸”的表现,可能要略逊色。平胃丸的主要成分为:炒苍术、陈皮、甘草、姜厚朴、木香、砂仁。药物组成取平胃丸中的经典成分,用以治疗脾胃之湿,又木香和砂仁,达到健脾,燥湿之功效。主要针对胃脘胀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状。不具有“养胃丸”的抗胃溃疡和镇痛作用。与养胃丸相似,平胃丸并不适用于有食欲不振,口干舌燥,手足心热等表现的脾胃阴虚者,且服用药物后,不宜食用生冷食物。为什么同样是胃药,却不能相互替代含有“香砂”两字的养胃丸非常多,香砂和胃丸、香砂平胃丸、香砂胃苓丸、香砂养胃丸……看似都含有木香、砂仁,具有调理呕吐、暖气、上腹胀满的作用,但它们各自也有着重针对的症状。案例中的阿方表现为不思饮食,泛吐酸水的症状,是胃阳不足、湿阻气滞的表现,而平胃丸更针对脾虚水湿的脾胃病,这对阿方的症状,养胃丸可调整胃肠功能,抗溃疡,抑菌,利胆,才是适配药。胃病近乎成为快节奏生活所产生的“副作用”。家中几乎都会备有肠胃药,那么多“香砂丸”,都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但具体应用,需根据脾虚、气滞、食滞及兼证的不同,经医生根据个人表现,合理选择,对症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