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交往,是从“交谈”开始的,“交谈”是交朋友、拉近距离、在思想上沟通的有效手段。许多事就是在不经意的交谈中找到双方的共同点,在思想上和心理上产生一种共鸣,达成一种共识,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同。交谈是交流、引发共鸣、交朋友的最好方法。一般情况下,和别人初次见面,彼此都会感到紧张与尴尬。但只要双方能找到共同点,有共同的话题,就能很容易地拉近彼此的距离。比如说,双方都是背井离乡,外出求职,又是同一所学校毕业,还认识共同的人等,在交谈过程中他们就会备感亲切。再比如,刚开始见面时,一方问对方“请问你是哪里人?”或者是“你是哪所学校毕业的?”。如果对方回答:“我是杭州人。”他就会接着说:“杭州啊!我去过。我记得当地最具特色的产品有……”这样用不了几分钟,两人便可以聊得非常热乎,仿佛是多年不见的朋友一样。面对陌生人,你要想法子使对方和你的感情产生“共鸣”,而一旦产生了感情的“共鸣”,谈话的双方便由陌生人变成好朋友。两个武警战士从浙江某县城上车,坐在了同一排座位上。“你好,请问你在什么地方下车?”其中一人问对方。“到终点站,你呢?”“我也是,你到浙江什么地方?”“我到杭州见女朋友,你就是此地人吧?”“不是的,我是从外地来走亲戚的。”经过双方的言语试探,双方都对这个城市很熟悉,对浙江很了解,都是外来者,这样他们的共同点就彼此清晰了。两个人发现对方的共同点后就谈得很投机,下车后还互邀对方做客。与人初识,要谈得有味,谈得投机,谈得其乐融融,双方必须确立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有人认为,素昧平生,初次见面,何来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其实不然。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国土,只要善于寻找,何愁没有共同语言。一位小学教师和一名泥瓦匠,两者似乎没有话题投机之处。但是,如果这个泥瓦匠是一位小学生的家长,那么,两者可就如何教育孩子各抒己见,交流看法;如果这个小学教师正要盖房或修房,那么,两者可就如何购买建筑材料、选择修造方案沟通信息、切磋探讨。只要双方留意、试探,就不难发现彼此有对某一问题的相同观点、某一方面共同的兴趣爱好、某一类大家共同关心的事情。有些人在初识者面前感到拘谨难堪,只是没有发掘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而已。寻找共同点的方法有很多,譬如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工作任务,共同的行路方向,共同的生活习惯等,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与陌生人无话可讲的局面是不难打破的。一个陌生人在你面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与他交谈。你只要主动、热情地同他们聊天,努力探寻与他们交谈的共同点,赢得对方的好感,这样就能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