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X理论”和“Y理论”(Theory X and Theory Y),是由美国人在60年代提出来的。它是管理学中有关人们工作源动力的理论。(也就是说,针对人们是如何对待自己工作的态度,从理论上进行了分类)简单说,“X理论”假设人类本性懒惰,厌恶工作,尽可能逃避,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最好是拿个鞭子抽着才能干活!而“Y理论”则相反,认为通常人性并不厌恶工作,如果给予适当机会,人们喜欢工作,并渴望发挥其才能。日本民族是个典型的学习型民族,他们学习别人好的东西,并能真心接受,还能把学到的东西发挥到极致... ...于是乎,日本人就弄了个“Z理论”(幸亏美国人说的是X、Y,还剩下个Z,否则,日本人都没得命名了,呵呵~~)。日本人的“Z理论”综合前面两种理论,它强调管理中的文化特性,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融合进了信任和亲密性。根据这种“Z理论”,管理者应该对员工表示信任,而信任又可以激励员工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企业、和同事,并为能为企业努力工作。... ... 就事论事,如果你管理的是一个工厂,比如一个黑砖窑,你就尽情地使用“X理论”吧!如果你负责一个科研机构,你最好还是用用“Y理论”。[注:]1 “X理论”和“Y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Douglas McGregor在其1960年所著的 《企业中人的方面》一书中提出2 “Z理论”由日本学者威廉·大内在比较了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的不同的管理 特点之后,参照“X理论”和“Y理论”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