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的工作方法之一,是了解学生、促进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手段。从多年的家访中我深深体会到,真正做好家访工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具体如下:
一、家访工作要有目的性和规划性
家访工作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每个学期都要对全班学生拟定家访工作计划,什么时间对哪些学生做家访一一排列清楚,对优、中、差几类学生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是摸底性家访,还是重点式家访,是解决共同的思想教育问题,还是解决个别的教育问题,都要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二、家访要有全面性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了解学生,要通过多种渠道诸如查阅学生档案,批阅学生的日记、周记,个别谈话、与其他教师交流,尽量做到对学生的操行表现、学业成绩、个性特长、兴趣爱好、身体素质诸方面作为家访的内容。
三、家访谈话艺术性
与学生家长谈话要实话实说,这是教师教育艺术的体现。后进生身上有闪光点,优秀生也存在着不足。到后进生家访时,不能一见家长就说你的孩子怎么怎么样,净说缺点,应该避开这些令家长和学生头痛的话题,以学生的优点和亮点作为切入点,待气氛融洽、时机成熟时再客观地指出缺点。
家访采取入户走访形式,可采取了解性、目的性、沟通性、征求意见性家访,家访做到八要:
一、要找学生的闪光点,表扬鼓励为主。
二、要注意语言风格,用人民教师的语言风范谈话,不能用不符合教师身份、不恰当言词说话,不说家长反感、尴尬的话,不问家庭隐私,出门时主动与家长道别,不能解答的问题记下来回校后弄清再回复。
三、要尽量少谈学生的问题,涉及到的问题要掌握时机,让家长觉得你是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不能出现教师刚出门家长就训斥学生、惩罚学生,或家长对家访教师谈话不满等现象。
四、要注意倾听家长的心声,做到以听为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五、要带去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交给家长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怎样关爱孩子,怎样教育孩子。引导家长全面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措施和方法,还要督促家长让孩子加强安全意识,通过家访让家长学会知识,让学生有所提高。
六、要先自我介绍和介绍同事,带去学校领导对家长的问候和对家长的关心,及学校的谢意。
七、要在谈话中沟通感情,搭建家校共融的平台,和谐平等相待。
八、要通过家访宣传学校、宣传教育方针、教育法律、学校制度、学校面貌、学校特色及学校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