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个医学博士,是北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师。据统计有超过30%的北大学生有厌学情绪。而经历了几次学生自杀行为,作者开始反思,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社会的天子骄子产生轻生的念头。他们拥有较好的头脑,似乎有大把的好时光好前途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有什么里有轻生?后来这位医生把这群学生称作“空心病”患者。为何会空心?由于长时间的奔跑,他们已经不知道目标是哪里,为何要奔跑,似乎在他们的脑海中已经只知道“要更快的奔跑,要超过别人”。然而人生并不是在某条路上超过他人才能获得成就感,满足感。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味的奔跑只能让你缺乏另辟蹊径的灵气,丢失掉人生的意义。其实人死不过头点地,或许只有等你要面对死亡的那一刻才肯说服自己,人生中与他人的争夺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前几天我妈妈突然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话“以后啊,过日子,工作,生活不用想太多,争净(jing音,我居然不知道那是什么字)了半天,过几年两眼一抹黑什么都带不走”。我说“但是我努力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啊”“什么是好生活?没病没痛就是好生活”这种心态与释然,或许只有历经沧桑,经历过亲人离别,看过输赢得失的人才能理解。而我们,正值血气方刚,不能达到这种“懂得善待自己的灵魂”的心态时,该怎么办?那就随心而为,不要别人说,你应该冲刺就去冲刺,也不要因为别人说你应该去看看诗和远方你就张江闯天涯。问问自己的内心,想要什么,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