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去年流行“躺平”,只要你选择躺平,世界就会为你让路。
然而最近流行“摆烂”文学,当大家都还在为如何内卷焦头烂额时,却有这么一群摆烂青年,正在反向奔跑。
都在说努力不一定会有结果,但是不努力肯定很舒服,这究竟是否正确呢?
对于摆烂,会养成习惯。这一秒想摆烂,下一秒也会想;这一天想摆烂,这一周都想摆烂;这一月想摆烂,甚至这一年都想开始摆烂。
比如说:正打着游戏,英语四级考试的念想一闪而过。“等会再说吧。”
再比如:正在刷视频,读书以提升自我的想法来了。“明天再说吧。”
再比如:突然开始追一部很上头的剧,作业好像还没写。“下周再说吧。”
这些都是效果极强的心理暗示,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你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每每期末,都是通宵学习新知识的模式,如此下来,便会造成不良的习惯。
特别简单!你要树立以现在的时间换将来时间的观念,而不是报以拿将来的时间换现在的时间的想法。
你所有关于摆烂的侥幸心理,不过是觉得“没关系,未来可以弥补。”为什么不当下就做好呢?这样的观念,不仅会让你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性格,让你愈发觉得,没有把握好的事物会在某一天以另一种形式归来。
可是,很多东西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失去了就是失去了。比如大学课堂上你摸摸鱼,你以为你有课件可以再复习,但是你却失去了学习的精髓——那就是老师的讲解。我们相互追赶,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力也相当的情况下,比的就是心性,更不用说,有的时候,个人实力还没有达到足够强大的境地。
/1、改变思维定势/
若想破除自我设限的循环,首先就得认清楚:你通常会用什么借口来逃避失败?为了不努力,你会给自己设置什么障碍?
如果你分辨不清,可以对照以下几种形式:用过往失败经验设限、拖延症设限、否认进取心设限、畏难心理设限。然后,将你的借口转化成诚实的陈述,主动停止自欺欺人。
比如:把“因为拖延拖得时间不够,所以不想努力了”换成“因为害怕学了之后还是考不好,所以干脆先拖着,让自己浪费时间,好让内心觉得是因为拖延才没学好,而非自己能力不足。”重复以上操作,直到你在借口出现时能够分辨它、不再被其引导,改变“一到学习时就为自己找理由”的思维定势。
/2、寻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自我设限的人往往不会深入沉浸入学习中,因为在TA们选择不努力时,已经隐隐感觉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或许存在问题,所以TA们才会预感到失败。
但如果想改变这个境况,你就得直面自我,真正扎根进学习中,寻找目前学习方法、知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而非任其发展,直到缺漏越来越大。
你对哪几门功课的疑问最大?主要问题出在哪里?是哪一章节的问题?再细化到知识点呢?是公式没弄懂,还是定理背不会,或是压根就没有理解这部分内容?用这些具体的问题代替“我可能会失败,因为我的学习出问题了”的抽象推测,才是解决自我设限的实际操作。
/3、找到努力的深层目标/
你之所以选择不努力,是因为没有找到“你需要努力”的动力。你选择学习的深层目标是什么?是为了考上大学、选择喜欢的专业,还是为了将来能够获取更广阔的自由?是为了和喜欢的人上同一所学校,还是为了毕业以后能有选择生活的权力?这些问题已经老生常谈,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反复询问。
我们相互追赶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力也相当的情况下,比的就是心性。
更不用说,有的时候个人实力还没有达到足够强大的境地。
拒绝摆烂,养成优秀的习惯,能够让我们受益终生。
每件事上都做得更好,那么一点点积累下来,就会成为闪闪发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