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燕
1.如果没有了他人的接受和认可,我还可以存在下去吗?
在8月29日的小组活动中,当王金现老师“开玩笑”地说:“SU,如果你看国燕不顺眼,可以把她赶出去。”
我的心中倏的一紧,和SU对视时,非常的紧张和不自然。然后,我尽力微笑着,好让自己看上去比较容易被她接受。我试图把饱含接纳对方的深情眼神传递过去,想要博得她的一些好感。
但是,SU的面部表情有点严肃,眼神有点犀利。我一时有些如坐针毡的感觉,想要从她身边落荒而逃。
我努力镇定一下自己,问自己道:难道,他人的接受和认可对我来讲就是这么重要吗?眼睛变得潮湿起来。
是的,我从小到现在,都一直活在他人的评价中。如果他人接受和认可了我,才会有存在的价值感。想到这里,心里好生难过,泛起了酸楚的感觉。
2.后来,王老师带我们做了冥想:出生时,父母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来看待我这个新生儿的呢?
我想,我的父母,必是深深的失望吧。我似乎听到父亲的那一声叹息,沉重的令人喘不来气;我仿佛看到母亲眼中的哀怨,是从希望到绝望的瞬间。从出生时,我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角色。他们想要一个男孩,而我不是。
我在一岁时被寄养在姨妈家。从小就听姨妈说我的父亲是如何的严厉;说我如果在父母身边长大的话,一定会挨了不少的打。由此,我想,能在姨妈家长大,也许是逃离了一场灾难呢。尽管如此,我内心还会想起从未谋面的父亲,想要得到的那个严厉父亲对我的爱,接纳与肯定。
十岁那年,第一次见到我的生父。他站在那里不愠不喜,看见了我,只说了一句:也是这么黑。
而我低着头,扭曲着身子,始终不肯和他说一句话。其实我是害怕他,怕受到他的批评,父亲看到我如此不懂礼貌,想必很生气和想要发火的吧。不然,我怎么看到的是他乌黑铁青的脸呢。在父亲面前,我几乎看不到自己有丝毫的优点:黝黑的皮肤、羞讷的个性、不伶俐乖巧。在父亲的眼中,我觉不到被认可和喜爱的感觉。十年未见,初次见面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一败涂地。
此后,我更喜欢姨家。我觉得这是一个认可和接纳我的家庭。为避免被送回到父母身边,我必须要做得更好些,我不能给他们添太多的麻烦,我不能惹乱子,我要懂事,我要乖巧,我要勤奋好学。原来贪玩的我,此后在学习上下起了功夫,哥哥姐姐的学习不尽如人意,名列前茅的我备受姨夫重视,我觉得学习好就是我的价值。所以一直要求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同,也只有如此,我才能感到存在的价值。
3.他人的认可,真的重要吗,有多重要呢?他人的评价公允吗?你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在我联想翩翩时,我听到王老师的引导话语。
我内心猛然发现,他人的评价和认可不都是全面的,也不一定都是符合事实的,以他人作为评判自己的依据是不客观公正的。为了赢得他人的认可让我心力憔悴。
王老师说:“所谓自信,就是能够平衡自我肯定与被他人肯定的天平。”而我的这架天平严重失衡。如今,我拥有重新抉择的权利,我可以选择:
其一、觉察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其二、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风采,决不轻易否定自己、轻视自己。
其三、相信自己的执行力,想要改变就立即行动。
没有了他人的接受和认可,可能有点孤单,但我可以好好的生活下去。我可以更好更多地接纳自己,认可我自己啊。冥想中,我想我的泪水早决堤了吧,但内心涌起的是幸福的感觉。
王国燕,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中学教师,王金现心理咨询师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