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风险
企业应当着重关注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安全风险,因为这一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往往是致命的。由于企业实行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外包商理所应当进入企业内部,并且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便对企业员工进行合理的绩效评价。
但是这样一来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供应商将获得大量企业的内部机密信息,存在企业内部信息向外部泄露的安全风险,从而使得企业有关员工薪酬待遇的核心资料泄露给企业同行业的竞争对手,致使企业内部的优秀员工被挖走,所以企业应当格外关注人力资源外包业务所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
二、法律风险
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在我国属于一种新兴的业务,我国对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十分完善,没有对人力资源外包业务进行系统的规范,因此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可以遵循。
所以很多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形成一系列合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具体的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开展进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没有进行重点关注,很可能在不经意之间就触碰到法律的底线,从而使得企业因为法律风险而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经营。
扩展资料:
1、加强员工培训
引入外包可能使员工不适应,因此,引入外包前,应对员工开展人力资源外包相关培训,让员工理解外包意义,使其从内心接受外包,如:企业可设置宣传栏或以小资料形式发给员工自行学习,同时聘请专业咨询师为员工开展外包知识培训。
2、选择专业外包商
选择外包商时不能只考虑成本最优而忽略外包商能力,好的做法是选择成本与效益双重最优的外包商。首先,企业应做好外包商背景调查,选择专业化、信誉高的外包商,做好成本与效益比分析。其次,了解外包商文化理念。最后,与外包商进行文化沟通,使文化融合与企业发展一致。
3、熟悉相关法规
我国尚无一项保护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法规,主要依据法律有《劳动法》《民法通则》《技术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零星条文,企业应及时建立商业秘密管理体系,将本企业核心技术和关键信息加密,纳入法律保护范围。
与外包商签订保密合同,并在协议中明确企业秘密范围及相互间权利与义务,同时对外包商中熟悉商业秘密的人员离职等作出规定,避免离职人员导致信息泄露时外包商推卸责任。为更好完成此项措施,人力资源部应在签订合约时由本公司律师顾问对合约内容进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