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1)产品卖不动,使劲搞促销,销售费用上升,利润减少;
(2)存货积压,降价甩货,同时放宽信用政策,毛利率下降,应收账款大幅增加;
(3)企业开始亏损,现金流入不足,四处借款,财务费用增加;
(4)企业未能成功转型,也没能迎来市场的春天,开始减员增效;
(5)银行逼债,无奈转让重组。
创办企业大体的经过都是利润越来越薄,再加上不敢创新,追兵则越来越多,最后只能在红海里挣扎了。血拼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企业会活不下去,只有那些注重管理、关注成本,不断改进产品质量的企业能笑到最后。当然也有一些老板眼光独到,能找到一片蓝海,但这只有少数幸运儿能做到,而且蓝海不会永远存在。
企业如何扭亏,首先应判断这个企业有没有扭亏的必要。如果企业前景黯淡,无论怎么改进都不能实现盈利,这类企业不妨直接做清算处理。
如果企业能通过卸除包袱、改进管理扭亏,那就应该尽快止血止损,如变卖劣质资产、淘汰落后产能以及裁减冗员等。企业止血止损的过程要果断、干脆,心可以善,但刀要快。
如果经济持续下行,企业裁员会是一种普遍现象,这实在是一种多输的结果。裁员几乎都是企业不得已而为之,是企业最后的降本增效手段。裁员是一柄双刃剑,它的效果很明显,它的后果也很明显。裁员会打击士气,也会让企业的形象受损。在外人的眼里,裁员基本上是企业陷入困境、走下坡路的自我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