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一个。前一位是癸亥,后一位是乙丑。中国传统历法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一年称“甲子年”。中国历史上使用甲子(干支)用于纪年,始于汉代。秦汉之前和汉初,人们使用岁星纪年在汉武帝改历,实行太初历时,仍使用的太岁纪年。从汉武帝后,已开始有使用甲子来纪岁,但这一时期存在岁星与甲子转换的混乱,有的加一超辰,有的加多超辰,有的没加,比如直接用岁阳、岁阴将太初元年转换为甲子纪年,则为甲寅。但此时期存在将太初元年的甲子纪年标为丙子的,也有标为丁丑的等。扩展资料“甲子年”对应各个公元年份,则年份数除以60余4者,自当年正月初一至该年除夕止的岁次内均为“甲子年”。例如公历的1924年,1984年,2044年等等。满清末年,一些革命党人,提出黄帝纪年概念,于是推导出几个黄帝纪年的起点,其中一个是公元前2697年,这一年刚好是甲子年。因此也就有了甲子第一年与黄帝纪年有着密切关系的问题。在《建议建立以中国历史文化为主体的中华纪年体系》中,共列出了关于黄帝纪年的九种方案,在其中的两种方案中,黄帝元年恰好是农历甲子年:公元前2697年的方案,公元前2997年的方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