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回答吧,我刚考了税法和公司战略,是四个月待业在家考的。把读书看课件做题按照八小时上班制来算,实际真正看书时间不到1个半月。我最开始看的是《会计》,啃了二十章,后来看不下去了,越到后面内容越晦涩难懂。CPA一共是有六门,一年内全部都考是没有问题的,个人认为CPA,不难。这个“不难”不是指它没有难度,而是在于规律的记忆。我个人考CPA完全是靠着死记硬背,理解都是少数。我从小到大就不是一个会读书的人,这种文理结合偏向于文科的东西我只能死记硬背,被逼的,没办法,不会总结,不会举一反三,只能背。我本身是零基础,最开始看《会计》的时候,第一章总论和存货,我翻来覆去看了5天。对于会计专业的人来说,这是不需要看的东西,对于我来说,这两章是给我打基础。存货看完后,后面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一下就看懂了,没有障碍。到了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时候我又看不懂了。一天之内翻来覆去的看不懂,后来才知道学习方法有问题,当天看不懂是很正常的,隔两天,再看,看不懂,再隔两天,再看。同时是要结合课件看书看题目的。会计到后面,收入,合并财报等等,这些都是前面基础没打牢,后面很吃亏的内容。我一直都觉得四个月很长很长,一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在搞学习。。所以我才会“知道我学习方法有问题”。。等我发现还有两个月的时候,我会计只看了一半,其他的科目书都是新的。再固执的搞《会计》,感觉时间不允许了,因为我后面的没有看,前面的还忘光了。。(蛋疼的鄙视下自己)我开始弄《税法》,税法和会计的难度就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只不过税法记忆比较多,看课件加上做题,熟了之后,税法就没有难度了,因为考来考去,高频的细小考点只有几个。很多税除了税率不同外,脚趾头都能猜出来这个税“应该”是怎么算的,大同小异。税法都是考的容易混淆、考生拎不清的东西,因为不考容易混淆、拎不清的东西就没东西可考了。《税法》弄完后,我花了十天突击《公司战略》,两天时间狂看书,愣是五百页两天翻完了,我非常鄙视这本教材,因为这本教材太虚了,非常空洞的大谈管理和企业经营,基本上给你一个选择题,ABCD四个选项正常人都知道选哪个是对的。。六天时间我用来看课件,还有两天时间就是把原来考过的综合题答案和战略业务的分类背来背去,专门记战略的名称。税法和战略突击完后,是12号。我是14号的考试,把两门从头到尾胡乱翻了一遍,背了背题目就上考场了。《战略》很简单,《税法》很可惜,最后一题会做,不过没有时间做了,机考真的很蛋疼。我打字太慢了,时间没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