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励志且真实的故事都救不了人的精神内耗。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内核是结构性的,不是看几幕阡陌交通,听几句蝉声蛙鸣就能治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只能用看历史的态度客观对待了。其实视频中的“二舅”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精神跟余华的《活着》中的福贵身上表现得都一样——命。中国人,尤其是上一代人,或者是上上一代人都相信这个东西。只要自己遭遇了不测,或者没法改变的时候,这个词就会牢牢占据他的思想并伴随着他的一生。1、首先,二舅的不幸是残了,更加不幸的是“残疾证”也办不下来!可以说是给“二舅”苦难的人生又添油加醋了,这也许也是“二舅”被“总有办法”的一种因素。因为生活在农村的人基本都知道,每个村里都有几个“树先生”和“二舅”这样的人但是他们很难拿到“残疾证”和“低保”的待遇。2、生而为人,总不能和动物一样简单地活着而“苦难”永远都不值得去讴歌,没有“苦难”就没有励志,该反思的是“苦难”的由来,和解决苦难而不是在渲染“苦难”和包装“苦难”然后把一群“苦难”里的人感动得稀里哗啦当做励志去重复“苦难”!所以,多读点书也不至于脑子坏得连修都没法修。多读点书,你就知道“二舅”治不了你的精神内耗就像是“祥林嫂”治不好和鲁镇的年夜笑一样的“网暴”更像是“福贵”治不好“躺平又躺不平”的你、我、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