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湖南省衡东县中医院血液透析室。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2009级工商管理班的胡志鹏安静地躺在病床上接受血液透析。 血透室医师单晓蓝在一旁数落:“志鹏啊,你怎么老是这么迟才来呢?” 志鹏在透析。 唐大柏/摄 单医师告诉记者:“志鹏是严重的尿毒症患者,按现在的状况,他每周应该接受15个小时的血透,可是他只是每周来2次,每次4个小时。远远不够,很危险。” 医师不知道,胡志鹏每周能来做2次血透有多么不容易。 胡志鹏的家在衡东县杨林镇双丫港村。他要走3里路,然后等公共汽车,坐2个小时到达县城。血透4个小时,然后再坐公车回去。这中间没有亲人陪同。 他不能在县城逗留,他必须赶回去,照顾爸爸。 记者采访志鹏和志鹏的妈妈。 唐大柏/摄 在几年前,志鹏家有6口人。奶奶,爸爸,妈妈和两个姐姐。可是现在呢,两个姐姐患病相继去世。78岁的奶奶,双目失明,耳朵听不见。妈妈患腰椎病,视力微弱。爸爸今年3月被查出肺癌晚期。省城大医院宣布:“已经没有治疗价值。” 胡志鹏是2011年3月被确诊为尿毒症的。湘潭大学的师生立即行动,通过微博、论坛、电视等多种方式向社会求助,共为胡志鹏筹集善款15万元。学校批准胡志鹏保留学籍,回家治病。 意想不到的是,胡志鹏换肾的资金还没筹够,肾源还没有着落,又承担起照顾病危父亲的重担。 3月24日上午,记者随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副院长罗建文、衡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星、湘潭大学孝行协会会长邓榕一行前往双丫港村慰问胡志鹏。 胡志鹏的母亲袁发英说:“我天天哭,眼泪都哭干了。” 志鹏一边给母亲揩眼泪,一边说:“妈妈别哭了。” 这个家目前的顶梁柱是妈妈和胡志鹏。妈妈虽然腰椎有病,但还要下田干农活,上山砍柴。 胡志鹏每个星期去县城做2次血透,回家要喂鸡、扫地、煮饭、洗碗、挑水。因为挑不动,水桶只能盛一半水。 闲下来,他除了自己看书,就是陪爸爸说话。他每天要给爸爸讲笑话。 他说:一位护士在医院实习,技术不好,病人都不要她打针。院长警告,今天是你最后的机会,如果还没有得到病人认可,你就卷起铺盖走路。护士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躺在床上不拒绝她打针的病人。她还是那样不熟练,手上的血管打不进,脚上的也打不进,她最后把针管用力插进患者头部的血管。病人疼得坐了起来。她以为这下弄糟了,回去等待解聘。结果,病人家属带着院长找来了。病人家属说:“多亏你啊,把一个10多年的植物人打醒了。” 爸爸妈妈都被这个故事说笑了。 志鹏说:“我们家是不幸的,可是我并没有被抛弃。为我签名捐款的同学,给我写信鼓励的同学,给我打电话,发短信的同学,一个个算名字的话,不下5000人,我真是被爱包围着。” 胡志鹏的同学黄勇说:“志鹏在班上年龄最大。他总是以大哥哥的口吻教育我们‘90后’,要懂事,孝顺父母,好好学习。他是优秀志愿者,经常参加义务支教,帮图书馆整理图书,迎接新生。他病了,同学们都舍不得他。” 胡志鹏家有6.2亩水田,9亩山林。父亲病倒后,他家没有劳力去耕种。58岁的村民王水云帮着他家犁田。附近村民经常上门问寒问暖,送来一些吃的东西。 胡志鹏的书桌上摆着一叠书,有专业书《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有白岩松写的《幸福了吗》、史铁生写的《灵魂的事》。 志鹏说:“好多书都是同学寄来的。这些是我力量的源泉。湘潭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大……我的朋友遍天下。”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一位女同学把信笺叠成一个飞机的模样,上面是娟秀的字迹:“相信自己,相信奇迹。未来不是黑色的!” 还有一位女生谢丽玫写道:“每个人都会生病。你不要怕!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你现在就是一个英勇的战士,你现在正和敌人对抗,你要变得强大,强大到把它比下去。我们大家都是你的援军,等着你胜利归来哟。” 志鹏的爸爸胡岳云对前来慰问的领导和师生说:“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社会主义,感谢大家,没有你们,我们不会支撑到今天。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能把志鹏的病治好。我告诉志鹏,病治好了,一定要努力,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