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造价超过了一千亿。 2017年4月10日, 港珠澳大桥最后一项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全隧贯通,这也标志着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主体工程实现全线贯通。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大型交通基建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一种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象征。别看它现在跟粤港澳大湾区“沾亲带故”,魅力迷人。港珠澳大桥的命运可真真是命运多舛、非议频频。小到类似于甜咸豆腐脑之争的靠左还是靠右行驶问题,大到港珠澳大桥抛弃深圳论、港珠澳大桥建成后更麻烦以及建成后能否拯救大桥沿线产业等等。 公开资料显示,在港珠澳大桥的曲折建设期间,我国先后建成了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以及青岛海湾大桥、厦漳跨海大桥、象山港大桥等多个特大型跨海工程。对比其他已建成通车的特大型跨海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工期并不算长。如果真要算起来,只能说: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前奏太长了,足足争论了26年;造价破千亿,也是其他跨海大桥拍马不及。对于港珠澳大桥,目前最为直观地影响是交通上:根据香港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研究报告,大桥落成后,香港至澳门及珠海两地的陆路距离将缩至30公里,行车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港珠澳大桥直接联系的三个城市将形成珠海-香港-澳门的“1小时”时空圈。也就是说建成通车后,从珠海到香港的时间将由现在的4小时变为半小时。使得珠江三角洲的西岸地区与香港联系更为紧密。港珠澳大桥直接联系的三个城市将形成珠海-香港-澳门的“1小时”时空圈。间接地表现为GDP的提升。国务院港澳办港澳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蔡赤萌表示,初步估算,“大桥的开通,西岸各城市可增加600亿-1000亿元人民币的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