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REAKING STRENGTH OF TEXTILE FABRICS: GRAB TEST [ASTM D5034]- 纺织面料抗断强度:抓式法布强力试验[ASTM D5034]- COLORFASTNESS TO CHLORINE BLEACH: SPOT TEST [CPSD-SL-31003-MTHD]- 耐氯漂牢度:点滴试验[CPSD-SL-31003-方法]- COLORFASTNESS TO LAUNDERING: ACCELERATED [AATCC 61]- 洗涤色牢度:加速[AATCC 61]- COLORFASTNESS TO LIGHT - COLOR CHANGE ( @ 40 AFU ) [AATCC 16]- 耐日晒色牢度-颜色变化(@40 AFU)[AATCC 61]- COLORFASTNESS TO NON-CHLORINE BLEACH: SPOT TEST [CPSD-SL-31004-MTHD]- 耐无氯漂牢度:点滴试验[CPSD-SL-31004-方法]- COLORFASTNESS TO ROTARY CROCKING [AATCC 116]- 耐旋转摩擦色牢度[AATCC 116]- DIMENSIONAL CHANGE OF FABRICS AFTER HOME LAUNDERING [AATCC 135]- 家庭洗涤后衣物的尺寸变化[AATCC 135]- FABRIC COUNT OF WOVEN FABRIC [ASTM D3775]- 机织物支数[ASTM D3775]- LABELING REVIEW: CARE [16 CFR 423]- 贴标审查:洗涤[16 CFR 423]- LABELING REVIEW: COUNTRY OF ORIGIN [19 CFR 134]- 贴标审查:出产国 [19 CFR 134]- LABELING REVIEW: FIBER [16 CFR 303]- 贴标审查:纤维[16 CFR 303] - LABELING REVIEW: RN# (REGISTERED NUMBER) OR MFR. NAME [VISUAL]- 贴标审查:注册号或制造商名称 [目检]- OPERABILITY OF ZIPPERS [ASTM D2062]- 拉链的操作能力[ASTM D2062]- QUAL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FORMALDEHYDE BY SPOT TEST [CPSD-AN-00018-MTHD]-用点滴试验定性测定甲醛[CPSD-AN-00018-MTHD]- SNAP ATTACHMENT [CPSD-SL-31044-MTHD]- 按钮附着力[CPSD-SL-31044-MTHD]- ABRASION RESISTANCE OF FABRIC: FLEXING AND ABRASION METHOD [ASTM D3885]-面料耐磨性:收缩及磨损方法[ASTM D3885]- APPEARANCE AFTER CARE [CPSD-SL-31055-MTHD]- 洗涤后的外观[CPSD-SL-31055-MTHD]- BUTTON/ SMALL PARTS ATTACHMENT STRENGTH [CPSD-SL-31023-MTHD]-纽扣/小部件的附着强度[CPSD-SL-31023-MTHD]- COLORFASTNESS TO CROCKING [AATCC 8]- 磨擦色牢度[AATCC 8]- COLORFASTNESS TO DRYCLEANING [AATCC 132]- 耐干洗色牢度[AATCC 132]- COLORFASTNESS TO LIGHT - COLOR CHANGE ( @ 10 AFU ) [AATCC 16]- 耐日晒色牢度[AATCC 16]- COLORFASTNESS TO PERSPIRATION [AATCC 15]- 耐汗渍色牢度[AATCC 15]- DIMENSIONAL CHANGE ON DRYCLEANING IN PERCHLOROETHYLENE [AATCC 158 MOD.]- 用四氯乙烯干洗时衣物的尺寸变化[AATCC 158 MOD.]- FABRIC WEIGHT [ASTM D3776]- 布料重量 [ASTM D3776]- FAILURE IN SEWN SEAMS: WOVEN APPAREL-车缝破损:梭织服装- FIBER ANALYSIS: QUANTITATIVE [AATCC 20A]- 纤维分析:定量[AATCC 20A]- FLAMMABILITY OF CLOTHING TEXTILES [16 CFR 1610]- 纺织衣物易燃性[16 CFR 1610]- PILLING RESISTANCE: ELASTOMERIC PAD [ASTM D3514]- 抗起球度:弹性衬垫[ASTM D3514]- PILLING RESISTANCE: RANDOM TUMBLE PILLING [ASTM D3512]- 抗起球度:随机滚动烘干起球性[ASTM D3512]- SKEWNESS FROM COMMERCIAL DRY CLEAN [AATCC 179 MOD.]-工业干洗后的变形度 [AATCC 179 MOD]- SKEWNESS FROM HOME LAUNDERING [AATCC 179]- 家庭洗涤后的变形度 [AATCC 179]- SS - Package A – Woven-SS - A组-梭织- SS - Package B – Woven-SS - B组-梭织- TEARING STRENGTH: ELMENDORF APPARATUS [ASTM D1424]- 纱线强度:埃尔门多夫器具[ASTM D1424]- YARN SIZE [ASTM D1059]- 纱线支数[ASTM D1059]- pH IN TEXTILES [AATCC 81] - 纺织品中pH值[AATCC 81]
原文
成衣 【清】钱泳
成衣匠各省俱有,而宁波尤多。今京城内外成衣者,皆宁波人也。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需前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诗所谓“稳称身”者,实难其人焉。
翻译
裁缝这行当各地都有,而宁波人尤其多。现在京城内外做衣服的,大多都是宁波人。从前有个佣人拿一匹丝绸让裁缝裁剪。(这个裁缝)于是问主人的性情、年纪、长相,而且问哪年参加科举考试以及等级等,却单单不提衣服的尺寸。这个佣人感到很奇怪。这个裁缝说:“青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性情傲慢,一定挺着胸,衣服需前身长而后身短;老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心情一定消沉,背一定弯曲,衣服需前身短而后身长;胖人他的腰宽,瘦人他的身子窄;性子急的人适合穿短衣服,性子慢的人适合穿长衣服。至于尺寸,自有一套程式,何必问呢!”
依我(指作者)看,可与这个裁缝谈论做衣服的道理了。现在一般的裁缝,总是比照旧衣服定尺寸,拿新样式当时髦,不懂得衣服长短的道理,倒先存着贪污布料的非分之想。不论男女衣服,要都做到像杜甫诗里所说的“稳称身”那么妥贴合身,实在太难为现在的裁缝了。
注释
成衣匠:裁缝。
帛:丝绸。
俱:都。
怪:对……感到奇怪
辄:总是
伛:曲背
缓者:指性子慢的人
仄:ze 狭窄
蓄:储存
觊觎:ji yu ,这里指压缩尺寸,资取布料。
慵:消沉
稳称身:指衣服贴身,不至被风掀起。
科第:科举中及第。
杜少陵:杜甫
文言文《成衣》 原文 成衣匠各省俱有,而宁波尤多。
今京城内外成衣者,皆宁波人也。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
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
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需前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
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
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诗所谓“稳称身”者,实难其人焉。
翻译 裁缝这行当各地都有,而宁波人尤其多。现在京城内外做衣服的,大多都是宁波人。
从前有个佣人拿一匹丝绸让裁缝裁剪。(这个裁缝)于是问主人的性情、年纪、长相,而且问哪年参加科举考试以及等级等,却单单不提衣服的尺寸。
这个佣人感到很奇怪。这个)裁缝说:“青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性情傲慢,一定挺着胸,衣服需前身长而后身短;老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心情一定疲懒,背一定弯曲,衣服需前身短而后身长;胖人他的腰宽,瘦人他的身子窄;性子急的人适合穿短衣服,性子慢的人适合穿长衣服。
至于尺寸,自有一套程式,何必问呢!” 依我(指作者)看,可与这个裁缝谈论做衣服的道理了。现在一般的裁缝,总是比照旧衣服定尺寸,拿新样式当时髦,不懂得衣服长短的道理,倒先存着贪污布料的非分之想。
不论男女衣服,要都做到像杜甫诗里所说的“稳称身”那么妥贴合身,实在太难为现在的裁缝了。 启示 那位高明的成衣匠,先在“量”上下功夫,不仅掌握了穿衣人的年龄、相貌、体型的特点,而且摸透了穿衣人的性情和心理特点,甚至揣摩到当时的官场习性和士林风气,可谓调查研究到家了。
不象“今之成衣者”只知徒尚时髦,翻新花样,而“不知长短之理”,难以裁剪出美观而合身的衣服。 从唯物的观点来看,一切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析出矛盾的特殊性,并根据事物的特点去办事情。
反过来,只有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求其固有的规律性,掌握对象的一切特征,就不会脱离客观实际。
文言文《成衣》
原文
成衣匠各省俱有,而宁波尤多。今京城内外成衣者,皆宁波人也。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需前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诗所谓“稳称身”者,实难其人焉。
翻译
裁缝这行当各地都有,而宁波人尤其多。现在京城内外做衣服的,大多都是宁波人。从前有个佣人拿一匹丝绸让裁缝裁剪。(这个裁缝)于是问主人的性情、年纪、长相,而且问哪年参加科举考试以及等级等,却单单不提衣服的尺寸。这个佣人感到很奇怪。这个)裁缝说:“青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性情傲慢,一定挺着胸,衣服需前身长而后身短;老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心情一定疲懒,背一定弯曲,衣服需前身短而后身长;胖人他的腰宽,瘦人他的身子窄;性子急的人适合穿短衣服,性子慢的人适合穿长衣服。至于尺寸,自有一套程式,何必问呢!”
依我(指作者)看,可与这个裁缝谈论做衣服的道理了。现在一般的裁缝,总是比照旧衣服定尺寸,拿新样式当时髦,不懂得衣服长短的道理,倒先存着贪污布料的非分之想。不论男女衣服,要都做到像杜甫诗里所说的“稳称身”那么妥贴合身,实在太难为现在的裁缝了。
启示
那位高明的成衣匠,先在“量”上下功夫,不仅掌握了穿衣人的年龄、相貌、体型的特点,而且摸透了穿衣人的性情和心理特点,甚至揣摩到当时的官场习性和士林风气,可谓调查研究到家了。不象“今之成衣者”只知徒尚时髦,翻新花样,而“不知长短之理”,难以裁剪出美观而合身的衣服。
从唯物的观点来看,一切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析出矛盾的特殊性,并根据事物的特点去办事情。反过来,只有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求其固有的规律性,掌握对象的一切特征,就不会脱离客观实际。
成衣匠各省俱有,而宁波尤多。
今京城内外成衣者,皆宁波人也。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
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
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需前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
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
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诗所谓“稳称身”者,实难其人焉。
(选自《履园丛话·艺能》)翻译 裁缝这行当各地都有,而宁波人尤其多。现在京城内外做衣服的,大多都是宁波人。
从前有个佣人拿一匹丝绸让裁缝裁剪。(这个裁缝)于是问主人的性情、年纪、长相,而且问哪年参加科举考试以及等级等,却单单不提衣服的尺寸。
这个佣人对此感到很奇怪。这个裁缝说:“青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性情傲慢,一定挺着胸,衣服需前身长而后身短;老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心情一定消沉,背一定弯曲,衣服需前身短而后身长;胖人他的腰宽,瘦人他的身子窄;性子急的人适合穿短衣服,性子慢的人适合穿长衣服。
至于尺寸,自有一套程式,何必问呢!” 依我(指作者)看,可与这个裁缝谈论做衣服的道理了。现在一般的裁缝,总是比照旧衣服定尺寸,拿新样式当时髦,不懂得衣服长短的道理,倒先存着贪污布料的非分之想。
不论男女衣服,要都做到像杜甫诗里所说的“稳称身”那么妥贴合身,实在太难为现在的裁缝了。注释 成衣匠:裁缝。
俱:全,都。 匹(pǐ)帛(bó):丝绸。
心慵:意气消沉。 伛:弯曲。
仄(zè):窄。 性之急:性子急。
性之缓:性子慢。 蓄:存着。
觊(jì)觎(yú)之心:这里指压缩尺寸,偷减布料的想法。 稳称身:指衣服贴身,不至于被风掀起。
辄(zhé):总是。 怪:对。
感到奇怪。
心慵:意气消沉。 稳称身:指衣服贴身,不至于被风掀起。
启示 那位高明的成衣匠,先在“量”上下功夫,不仅掌握了穿衣人的年龄、相貌、体型的特点,而且摸透了穿衣人的性情和心理特点,甚至揣摩到当时的官场习性和士林风气,可谓调查研究到家了。不象“今之成衣者”只知徒尚时髦,翻新花样,而“不知长短之理”,难以裁剪出美观而合身的衣服。
从唯物的观点来看,一切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析出矛盾的特殊性,并根据事物的特点去办事情。反过来,只有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求其固有的规律性,掌握对象的一切特征,就不会脱离客观实际。
我觉得应该这样翻译:
裁缝这行当各地都有,而宁波人尤其多。现在京城内外做衣服的,都是宁波人。
从前有个佣人拿一匹丝绸让裁缝裁剪。(这个裁缝)于是问主人的性情、年纪、长相,而且问哪年参加科举考试以及等级等,却单单不提衣服的尺寸。这个佣人感到很奇怪。
(这个)裁缝说:“青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性情傲慢,一定挺着胸,衣服需前身长而后身短;老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心情一定疲懒,背一定弯曲,衣服需前身短而后身长;胖人他的腰宽,瘦人他的身子窄;性子急的人适合穿短衣服,性子慢的人适合穿长衣服。至于尺寸,自有一套程式,何必问呢!”
依我(指作者)看,可与这个裁缝谈论做衣服的道理了。现在一般的裁缝,总是比照旧衣服定尺寸,拿新样式当时髦,不懂得衣服长短的道理,倒先存着贪污布料的非分之想。不论男女衣服,要都做到像杜甫诗里所说的“稳称身”那么妥贴合身,实在太难为现在的裁缝了。
启示:那位高明的成衣匠,先在“量”上下功夫,不仅掌握了穿衣人的年龄、相貌、体型的特点,而且摸透了穿衣人的性情和心理特点,甚至揣摩到当时的官场习性和士林风气,可谓调查研究到家了。不象“今之成衣者”只知徒尚时髦,翻新花样,而“不知长短之理”,难以裁剪出美观而合身的衣服。
从唯物的观点来看,一切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析出矛盾的特殊性,并根据事物的特点去办事情。反过来,只有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求其固有的规律性,掌握对象的一切特征,就不会脱离客观实际。
翻译
裁缝这行当各地都有,而宁波人尤其多。现在京城内外做衣服的,都是宁波人。 从前有个佣人拿一匹丝绸让裁缝裁剪。(这个裁缝)于是问主人的性情、年纪、长相,而且问哪年参加科举考试以及等级等,却单单不提衣服的尺寸。这个佣人感到很奇怪。(这个)裁缝说:“青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性情傲慢,一定挺着胸,衣服需前身长而后身短;老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心情一定疲懒,背一定弯曲,衣服需前身短而后身长;胖人他的腰宽,瘦人他的身子窄;性子急的人适合穿短衣服,性子慢的人适合穿长衣服。至于尺寸,自有一套程式,何必问呢!”
依我(指作者)看,可与这个裁缝谈论做衣服的道理了。现在一般的裁缝,总是比照旧衣服定尺寸,拿新样式当时髦,不懂得衣服长短的道理,倒先存着贪污布料的非分之想。不论男女衣服,要都做到像杜甫诗里所说的“稳称身”那么妥贴合身,实在太难为现在的裁缝了。
清代书法家钱泳在《履园从话》中的故事:
裁缝这行当各地都有,而宁波人尤其多。现在京城内外做衣服的,都是宁波人。
从前有个佣人拿一匹丝绸让裁缝裁剪。(这个裁缝)于是问主人的性情、年纪、长相,而且问哪年参加科举考试以及等级等,却单单不提衣服的尺寸。这个佣人感到很奇怪。
(这个)裁缝说:“青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性情傲慢,一定挺着胸,衣服需前身长而后身短;老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心情一定疲懒,背一定弯曲,衣服需前身短而后身长;胖人他的腰宽,瘦人他的身子窄;性子急的人适合穿短衣服,性子慢的人适合穿长衣服。至于尺寸,自有一套程式,何必问呢!”
依我(指作者)看,可与这个裁缝谈论做衣服的道理了。现在一般的裁缝,总是比照旧衣服定尺寸,拿新样式当时髦,不懂得衣服长短的道理,倒先存着贪污布料的非分之想。不论男女衣服,要都做到像杜甫诗里所说的“稳称身”那么妥贴合身,实在太难为现在的裁缝了。
启示:那位高明的成衣匠,先在“量”上下功夫,不仅掌握了穿衣人的年龄、相貌、体型的特点,而且摸透了穿衣人的性情和心理特点,甚至揣摩到当时的官场习性和士林风气,可谓调查研究到家了。不象“今之成衣者”只知徒尚时髦,翻新花样,而“不知长短之理”,难以裁剪出美观而合身的衣服。
从唯物的观点来看,一切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析出矛盾的特殊性,并根据事物的特点去办事情。反过来,只有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求其固有的规律性,掌握对象的一切特征,就不会脱离客观实际。
从前有个人拿了块布给裁缝,想让他给主人做件衣裳。
裁缝向此人询问其主人的性格、年龄、长相和中科举的时间,唯独不问身材尺寸。此人感到纳闷。
裁缝这才说:“少年时期就中举的人,其性格高傲,胸膛必定高挺,裁衣时需做的前面长而后面短;老年时期才中举的人,心境已近乎慵懒,背必定有些驼,做衣服时后面需要裁得长些。身材肥胖的人,衣服腰身要剪得宽些,瘦削的人就需裁得窄些。
性子急的人,适合穿短一点的衣服,性子稳重的人则适合穿长点的衣服。至于衣服的尺寸,那都是有固定的格式可以遵循的,你又何必多问呢?” 依我看来,这个裁缝真的是领悟了裁衣的真谛啊!现今的裁缝,往往都是照着旧衣服来量定尺寸,把衣服的式样新颖当作时尚,却不知道衣服“长短”的道理,而仅仅抱着赚钱的心态。
不论是做男式衣服还是女式衣服,真正要做到杜甫诗中所说的“称合身体”,实在是难啊。
启示:那位高明的成衣匠,先在“量”上下功夫,不仅掌握了穿衣人的年龄、相貌、体型的特点,而且摸透了穿衣人的性情和心理特点,甚至揣摩到当时的官场习性和士林风气,可谓调查研究到家了。不象“今之成衣者”只知徒尚时髦,翻新花样,而“不知长短之理”,难以裁剪出美观而合身的衣服。
从唯物的观点来看,一切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析出矛盾的特殊性,并根据事物的特点去办事情。反过来,只有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求其固有的规律性,掌握对象的一切特征,就不会脱离客观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