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包括病例分析、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践技能。
1、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考试方法:纸笔考试。
2、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体格检查采用考生互相操作或考生在被检查者身体上进行操作;基本操作考试方法采用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等设备上进行操作,考官在操作后提出相关问题。
3、考试内容:心肺听诊、影像(X线、CT)诊断、心电图诊断和医德医风。执业助理医师增加颅脑CT影像诊断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多媒体考试,考生在计算机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护士资格考试采用A1、A2、A3/A4型试题,2019年新增了视频题。各类试题题型介绍与样例如下: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A1型题以简明扼要的提出问题为特点,考查考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A1型试题样题:腰椎穿刺后,患者应去枕平卧的时间为:~2小时~4小时~6小时~12小时小时型题(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A2型题以叙述一段简要病历为特点,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A2型试题样题:患者,男,30岁。30分钟前因汽车撞伤头部发生颅前窝骨折入院,采取保守治疗。对此患者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床头抬高15~20度B.抗生素溶液冲洗鼻腔C.禁忌堵塞鼻腔D.禁止腰椎穿刺E.保持外耳道、口腔、鼻腔的清洁型题(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A3型题以叙述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情景,针对相关情景提出测试要点不同的、2~3个相互独立的问题。A3型试题样题:(1-3题共用题干)患者,男,40岁。饱餐后出现上腹部剧痛3小时,伴恶心、呕吐就诊。初步体格检查:神智清楚,腹部平,全腹明显压痛,呈板样强直,肠鸣音消失。1.分诊护士应首先判断该患者最可能为:A.急腹症,怀疑胰腺炎B.癔症C.消化道感染,怀疑伤寒D.中枢神经疾病,怀疑脑疝E.外伤,怀疑盆腔骨折2.分诊护士最恰当的处理是:A.优先普通外科急诊B.优先神经外科急诊C.急诊按序就诊D.回家继续观察E.进一步询问病史3.肠鸣音消失的原因最可能是:A.肠穿孔B.肠血运障碍C.机械性肠梗阻D.剧痛而不敢腹式呼吸E.炎症刺激而致肠麻痹型题(病历串型最佳选择题)A4型题以叙述一个以单一患者或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情景,拟出4-6个相互独立的问题,问题可随病情的发展逐步增加部分新信息,以考查临床综合能力。A4型试题样题:(1~4题共用题干)患者,男,63岁。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病近10年,因呼吸困难一直需要家人护理和照顾起居。今晨起大便时突然气急显著加重,伴胸痛,送来急诊。1.采集病史时应特别注意询问:A.胸痛部位、性质和伴随症状B.冠心病、心绞痛病史C.吸烟史D.近期胸部X线检查情况E.近期服药史如支气管舒张剂、抗生素等2.体检重点应是:A.肺下界位置及肺下界移动度B.肺部?音C.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D.胸部叩诊音及呼吸音的双侧比较E.颈动脉充盈3.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型超声显像B.心电图线透视或摄片.核素肺扫描4.[假设信息]经检查确诊肺气肿并发左侧自发性气胸,其治疗拟选择胸腔插管水封瓶引流。护士应向患者解释,引流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已经严重受损的肺功能,防止呼吸衰竭B.缩短住院时间C.防止形成慢性气胸D.防止胸腔继发感染E.防止循环系统受扰和引起并发症
应该是繁体字, 说实话, 香港的中医水平完全没有内地高. 所以应该没那么难考. 只是如果竞争的人多的话. 也会变难一点.
目前,国家的政策是香港可以报考大陆医师,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大陆考香港还没有规定,因为我们的医学教育不被认可
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包括病例分析、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践技能。
1、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考试方法:纸笔考试。
2、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体格检查采用考生互相操作或考生在被检查者身体上进行操作;基本操作考试方法采用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等设备上进行操作,考官在操作后提出相关问题。
3、考试内容:心肺听诊、影像(X线、CT)诊断、心电图诊断和医德医风。执业助理医师增加颅脑CT影像诊断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多媒体考试,考生在计算机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扩展资料
体格检查时医师应站在病人右侧。检查病人前,应有礼貌地对病人做自我介绍,并说明体格检查的原因、目的和要求,便于更好地取得病人密切配合。检查结束应对病人的配合与协作表示感谢。
体格检查要按一定顺序进行,避免重复和遗漏,避免反复翻动病人,力求建立规范的检查顺序。通常首先进行生命征和一般检查,然后按头、颈、胸、腹、脊柱、四肢和神经系统的顺序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
听诊环境要安静,避免干扰;要温暖、避风以免病人由于肌束颤动而出现的附加音。切忌隔着衣服听诊,听诊器体件直接接触皮肤以获取确切的听诊结果。应根据病情和听诊的需要,嘱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资格证)
1、医师资格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维医、傣医、朝医、壮医。2、实践技能考试采用多站测试的方式,考区设有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根据考试内容设置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过考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3、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于9月中旬举行,具体时间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时间为准。执业医师考试时间为2天,分4个单元;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时间为1天,分2个单元,每单元均为两个半小时。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采用A型和B型题,共有A1、A2、A3、A4、B1五种题型。助理医师适当减少或不采用A3型题。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约为600题,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为300题。A1 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每道试题由1个题干和5 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组成。题干以叙述式单句出现,备选答案中只有1 个是最佳选择,称为正确答案,其余4 个均为干扰答案。干扰答案或是完全不正确,或是部分正确。A2 型题(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试题结构是由1 个简要病历作为题干、5 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组成,备选答案中只有1 个是最佳选择。B1 型题(标准配伍题):试题开始是5 个备选答案,备选答案后提出至少2 道试题,要求应试者为每一道试题选择一个与其关系密切的答案。在一组试题中,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用一次,也可以选用数次,但也可以一次不选用。A3 型题(病例组型最佳选择题):试题结构是开始叙述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情景,然后提出2 个~3 个相关问题,每个问题均与开始的临床情景有关,但测试要点不同,且问题之间相互独立。A4 型题(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开始叙述一个以单一病人或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情景,然后提出3 个~6 个相关问题。当病情逐渐展开时,可以逐步增加新的信息。有时陈述了一些次要的或有前提的假设信息,这些信息与病例中叙述的具体病人并不一定有联系。提供信息的顺序对回答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每个问题均与开始的临床情景有关,又与随后的改变有关。回答这样的试题一定要以试题提供的信息为基础。
一、公共卫生职业素质(一)团队协作能力(二)组织协调能力(三)沟通交流能力(四)社会动员能力二、临床基本技能(一)体格检查1.一般检查(l)全身状况检查(生命征、发育、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体位、姿势、步态);(2)皮肤检查(颜色、湿度与出汗、弹性、皮疹、出血点和紫癜、蜘蛛痣、毛发、水肿、其他);(3)淋巴结检查(颌下淋巴结、颈部淋巴结、锁骨上窝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滑车上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2.头部(l)眼(眼眉、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瞳孔、眼球);(2)耳(外耳、乳突、听力);(3)鼻(鼻外形、鼻中隔、鼻出血和鼻腔分泌物、鼻窦);(4)口(口唇、黏膜、牙齿、牙龈、舌、咽及扁桃体、口腔异味)。3.颈部(1)颈部血管;(2)甲状腺;(3)气管。4.胸部检查(l)胸部视诊(胸部体表标志、胸壁、胸廓、呼吸运动);(2)胸部触诊(胸部扩张度检查、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3)胸部叩诊(肺界、肺底移动度、对比叩诊、肺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4)胸部听诊(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5.心脏检查(l)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2)心脏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震颤、心包摩擦感);(3)心脏叩诊(心界);(4)心脏听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6.腹部检查(l)腹部视诊(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视诊主要内容);(2)腹部触诊(肝脏、脾脏、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包块);(3)腹部叩诊(腹部叩诊手法和叩诊音、肝浊音界叩诊、移动性浊音、脾脏叩诊、肾区、膀胱叩诊);(4)腹部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7.神经系统(l)神经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腹壁反射、肱二头肌反射、浅反射);(2)病理反射(Babinski征)、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二)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测(l)血常规;(2)尿常规;(3)便常规;(4)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5)肝功能;(6)肾功能;(7)血糖;(8)血脂;(9)病原学检测;(1O)血清学检测。2.胸部X线片(三)现场急救技术1.人工呼吸。2.胸外心脏按压。三、公共卫生案例分析(一)传染病1.病种范围(1)鼠疫;(2)霍乱;(3)艾滋病;(4)病毒性肝炎;(5)脊髓灰质炎;(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7)麻疹;(8)流行性出血热;(9)狂犬病;(1O)流行性乙型脑炎;(11)登革热;(12)细菌性痢疾;(13)肺结核;(14)伤寒和副伤寒;(1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6)血吸虫病;(17)疟疾;(18)流行性感冒;(19)手足口病。2.考核要点(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诊断依据;(2)传染病的流行特征;(3)传染病疫情的报告;(4)传染病监测;(5)个案调查和处置;(6)暴发疫情的调查和处置;(7)传染病的预防;(8)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管理;(9)免疫规划。(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三)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1.案例范围(l)尘肺;(2)硫化氢中毒;(3)氯气中毒;(4)一氧化碳中毒;(5)苯中毒;(6)铅中毒;(7)汞中毒;(8)有机磷农药中毒。2.考核要点(l)职业病诊断原则及报告;(2)职业病危害事件调查与分析;(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4)职业健康检查;(5)职业病危害事件现场处置及预防控制措施。(四)营养与食品卫生1.案例范围(l)营养调查与监测;(2)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2.考核要点(l)营养调查与监测;(2)食物中毒事件的判定与报告;(3)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与处理;(4)食物中毒的预防。(五)环境卫生1.案例范围水和室内空气卫生状况及污染事件。2.考核要点(1)水、室内空气卫生状况调查、监测;(2)水、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监测与控制对策;(3)水、室内空气污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调查、处置及预防。四、公共卫生基本操作技能(一)个人防护1.呼吸道传染病的个人二级防护用品穿脱。2.消化道传染病的个人防护用品穿脱。(二)样品采集1.环境样品(1)水样品采集;(2)空气样品采集;(3)公共用品样品采集。2.食品样品散装食品(固态、液态)的微生物样品采集。3.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空气、手、物体表面、医疗用品、消毒剂的样品采集。(三)现场检测仪器的操作1.噪声测定仪。2.风速仪。3.照度仪。4.紫外辐照计。(四)卫生处理1.消毒的分类和方法。2.消毒剂的配制与使用(戊二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二氧化氯)。3.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4.手提式喷雾器的便用。 (一)考试机构或组织的基本要求承担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机构或组织,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号第四章第十八条规定外,还应符合:1.实践技能考试机构或组织,应根据考试内容设置若干考站,具备实践技能考试条件,便于管理;2.考试机构或组织应设候考室,并必须明示考生须知、考试流程图和考站分布图等;3.考试机构或组织须设考试引导员,负责引导考生进入每个考站和传递考生评分册,保证考试秩序和纪律。(二)考试机构或组织器材配置1.公共卫生类:(1)一般器械:听诊器、血压计、手套、叩诊锤、手电筒、皮尺、棉签、隔离衣;(2)医学教学模拟人,需符合体检、吸氧、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操作需要;(3)多媒体计算机;(4)公共卫生专用配备器材:1)余氯比色计;2)微小气候测定仪;3)噪声测定仪;4)紫外线强度测定仪;5)一氧化碳测定仪;6)二氧化碳测定仪;7)显微镜;8)照度计;9)喷雾消毒器;10)X射线测定仪;11)以上仪器使用时所需条件和配套器材:如光源、噪声源、电源、接线板等;12)消毒剂配制有关试剂和器材;13)三角板、圆规、铅笔、橡皮、半对数纸、坐标纸、草稿纸。 (一)考试实施的基本要求1.实践技能考试采用多站测试的方式,考生依次通过考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考点根据考试机构或组织的设置规模,合理安排考生的考试时间;2.考点在准考证上注明考生应携带的物品(如身份证明(军官证、护照)、工作服、口罩、帽子以及口腔类所需的离体牙等),并提前10天通告考生;3.考生持“准考证”应考,考试机构或组织要严格把关,考前认真核对考生准考证和身份证明,并对应试者所提交的试用期一年的实践材料进行审核;4.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机构或组织进行测试;5.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总分值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6.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过程中,不得对人体进行创伤性操作;7.在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采用2名考生相互操作时,要男女考生分开,并至少为女考生安排1名女考官。(二)考官担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考官,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号第四章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在同一考试机构或组织的各考站的考官原则上不能来自同一单位(医院)。
技能考试 考试基地基本要求 考试基地器材配置 考试实施综合笔试 考试题型 A型题 B型题资格取得 证书注册 注册条件 主管部门 注册程序 变更和注销注册201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展开编辑本段考试介绍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中医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目的和意义出台《执业医师法》对我国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以下简称中医医师)实施资格考试、执业注册制度,是为了加强中医医师队伍建设,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其权益,保护人们健康安全;同时,也是与国际上对医师的管理制度接轨,便于更好地进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分级分类考虑到我国实行多层次医学教育、多结构医师职称的历史现状,以及我国存在中医等多种传统医学的实际情况,中医医师实行分级分类管理。1、分级: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其区别在于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执业,不能独立执业,但在乡镇的医疗、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医疗诊疗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2、分类: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民族医专业三类,目前民族医专业中开考的有藏医专业、蒙医专业、维医专业三个民族医专业。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参考人员复杂,类别繁多,报考类别共有18个。主管部门卫生部主管全国的医师工作,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工作。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卫生部以及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四部委局共同成立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负责全国医师资格考试,负责研究制定四个类别医师资格考试的共性政策;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具体工作和实际操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编辑本段报名条件参加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高中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一类是符合报名条件的外籍人员和台港澳居民。(一)具有规定学历的学生1、具有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毕业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申请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2、在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中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的;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中等专业学校中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可以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3、七年制中医学临床硕士和八年制毕业生在学习期间有相当于大学本科的一年生产实习和一年以上严格的临床实践训练的,以及中医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已具有一年以上的临床实践训练的,可以申请在毕业当年申请参加中医医师考试;4、中医类别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报考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二)外籍人员和台港澳居民1、 外籍人员;(1)取得我国中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并在提供外籍人员在中国中医学专业学历教育的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实习满一年的外籍人员,可以申请参加考试;(2)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同我国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 台港澳居民:(1)台湾居民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和外籍人员条件一样;(2)取得内地中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后,在内地三级中医医院不间断实习满一年并经考核合格。或得香港和澳门合法行医权并在香港和澳门执照行医一年以上的港澳居民,可以申请参加考试;(3)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同内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香港居民取得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中医专业本科学历,并取得香港合法行医权后,在内地三级中医医不间断实习期满一年并考核合格后,或在香港执照行医一年以上的;澳门居民取得澳门科技大学中医专业本科学历,并取得澳门合法行医权后,在内地三级中医医不间断实习期满一年并考核合格后,或在澳门执照行医一年以上的,可以申请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特别说明:1.成教学历是否可以报考中西医执业医师?医学成人学历教育不作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依据。但2002年10月31日前,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高等学校远程教育的医学类专业学历教育除外。2002年10月31日前,职业技术学院、非医药卫生类专科学校医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取得的医学学历可作为医师资格考试报名的学历依据。2.报考试用期截止日期及试用期证明有效期。医师资格考试报考人员试用期截止至考试当年8月31日。考生报名后未按期完成试用的,取消报名资格。试用机构出具的试用期满1年并考核合格的证明当年有效。再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需重新在试用机构试用并提供考核合格证明。3.临床专业是否可以报考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临床类别医师,取得省级考试,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专业学历或脱产两年以上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道或参加过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举办的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并系统学习了中医药基础和中医临床主要课程的,可以参加中医类别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师资格考试。编辑本段报名时间2013年全国医师资格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时间:网上报名时间:2013年2月27日~3月15日,具体事宜可咨询报名所在地考点办公室。现场报名时间:2013年3月18日~4月8日,具体以考点通知为准。编辑本段考试时间医师资格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时间一般在6-7月份,医师资格医学综合笔试考试时间一般在9-10月份。2013年医师资格考试时间实践技能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时间为2013年7月1日-7月15日。医学综合笔试全国统一考试时间:9月14(星期六)上午9:00—11:30第一单元下午14:00—16:30第二单元9月15(星期日)上午9:00—11:30第三单元下午14:00—16:30第四单元编辑本段报名方式网上报名步骤1、考生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网站上填报个人报名信息。考生确认、保存报名信息后,系统提示“报名成功”。步骤2、考生可以在4月中旬前,凭借“个人证件编号”及个人密码,登录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网站查询、修改个人报名信息。步骤3、考生确认填报信息无误后,可以打印《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暨授予医师资格申请表》。现场报名考生持所打印的《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暨授予医师资格申请表》,按照所在考点的具体要求,进行现场报名及资格审核,提交书面报名材料(如身份证、毕业证书等),交费,拍照(或导入数码照片),并确认个人报名信息。编辑本段技能考试考试基地基本要求承担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考点,其下设的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标准除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4号)第十八条规定外,还应符合:1.根据考试内容设置若干个考站,具备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条件,便于管理。2.醒目位置张贴考生须知和考站分布图等有关内容。3.设置考生候考区,方便考生等候参加考试。4.有符合条件的保密室,以存放试卷与其他保密资料。5.配备引导员,负责引导考生进入每个考站,维护考试秩序和纪律。考试基地器材配置1.一般器械听诊器、台式血压计(水银)、温度计、叩诊锤、压舌板(一次性)、手电筒、消毒手套、消毒器具、消毒液、消毒棉球(纱布)、消毒棉签、液体石蜡、75%和95%酒精棉球、2%碘酒棉球、消毒滑石粉、胶布、读片灯箱、检查床、硬板、担架、直尺、皮尺、镊子、大头针、屏风、污物桶等。2.专用设备和器械脉诊垫、毫针(寸、寸、寸、寸、寸)、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大、中、小型号拔火罐;艾绒、艾条、火柴;推拿巾、绷带或三角巾、小夹板;手术衣、隔离衣;换药包、止血钳;吸痰器、吸痰管;穿刺包(腰穿、胸穿、骨穿、腹穿);导尿包、胃管;吸氧设备。3.符合操作要求的多用途医学教学模拟人。4.心电图检查单、X线片、实验室检查结果报告单等。5.实施考试所需的其他器材。随着考试手段的不断改进,将引进声光电模拟,以及微机人机对话等科学方法,须配备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考试实施1.考试内容(1)第一站:辨证论治提供一个病例资料,要求考生完成四诊摘要、辨证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病性)中医类证鉴别,提出中医、西医诊断依据、中医治法、方药(方名、药物剂量、煎服法等)、中医调护内容或必要的诊疗计划内容。(2)第二站:基本操作①体格检查(内科基本体格检查)②中医基本操作③西医基本操作(3)第三站:临床答辩①病史采集②临床问答(师承和确有专长考生要结合其专业进行)③辅助检查临床判读2.考试方式(1)考生在指定考试地点,随机分别抽取各站考试试题,分别完成各站考试;(2)第一站:考试为书面辨证论治;(3)第二站:考试系由考生相互进行体格检查和中医、西医基本操作;(4)第三站:现场答辩。3.考试时间与各站分数考试内容考试时间考试分数一辨证论治6040二体格检查1510二中医操作 10二西医操作 10三病史采集1518临床答辩12分注: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当年有效编辑本段综合笔试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2.中西医临床医学科目: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3.临床及公共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药理学、传染病学、针灸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编辑本段考试题型中医类别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包括A1型题、A2型题、B1型题。A1型题是单句型最佳选择题,A2型题是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B1型题是标准配伍题。A型题又称最佳选择题或单项选择题。每道试题由一个题干(即问题)与A、B、C、D、E 5个备选答案(即选项)组成,题干在前,5个备选答案在后。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佳选择(即正确答案),其余4项为干扰答案。答题时,须按题干要求,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项作为正确答案。A型题采用为A1型题、A2型题2种题型。A1型题:题干以论述题形式出现,或为叙述式,或为否定式。答题时,要求在5个备选答案中肯定或否定1项,作为正确答案。A2型题:以1个简要的病例作为题干,后面是与题干有关的A、B、C、D、E 5个备选答案。答题时,要求从中选择1项作为正确答案。B型题又称配伍题,目前采用B1型题。B1型题:每道试题由A、B、C、D、E 5个备选答案与2个或2个以上的题干组成,5个备选答案在前,题干在后。答题时,要求为每个题干选择1项作为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用1次或1次以上;也可以1次也不选用。为了试卷的规范化及分数计算的统一性,命题时要求B1型题一律用2个题干。编辑本段资格取得取得中医医师资格,即具有了法律规定的中医医师行业的准入资格,其资格终身有效。中医医师资格证书由卫生部统一印制,中医医师资格证书与其他类别的证书样式完全一致,在中国境内(除台港澳地区)的任何地方均合法有效。其取得分为两种途径:(一)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者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二)具有下列条件者,通过认定可以取得中医医师资格:1、1998年6月26日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经取得中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2、1998年6月26日前经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取得有效行医资格,并具备25年以上中医(民族医)临床工作经历的有效证据,年龄55岁以上,未取得中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过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的实践技能考试考核合格的师承或确有专长中医(民族医)从业人员;3、具有国家承认的中等以上医学校中医学专业学历,以及医学院校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在医学影像科室工作,无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建的医学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认定,符合中医医师条件者;4、具有中国国籍,现在香港、澳门工作、生活者,认定中医医师资格的规定同内地医师资格认定条件。编辑本段证书注册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中医医师经注册取得由卫生部统一印制的《医师执业证书》后,方可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保健活动。注册条件凡取得中医医师资格的,均可以申请中医医师执业注册。未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的,不能从事医疗活动。主管部门卫生部负责全国医师执业注册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是中医医师执业注册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执业注册监督管理工作。注册程序拟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中医医师,要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获得中医医师资格后二年内未注册的,还要提交有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接受3至6个月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证明。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以及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健康状况不适宜或不能胜任医疗、保健业务工作的等,不予注册。中止医师执业活动二年以上的,以及不予注册的情形消失的医师,要申请重新注册。重新注册需到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机构成组织,接受3至6个月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变更和注销注册中医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等注册事项,要到注册主管部,更注册手续。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受刑事处罚的;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因考核不合格,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经培训后再次考核不合格的,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二年的,身体健康状况不适宜继续执业的,由出借、出租、抵押、转让、涂改《医师执业证书》的;以及卫生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将被执业注册主管部门予以注销注册。中西医结合医师综合笔试合格标准1999-2012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线分数线: 2012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77分2011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60分2010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86分2009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79分2008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72分2007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35分2006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78分2005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67分2004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81分2003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34分2002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58分2001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42分2000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04分1999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60分1999-2012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线分数线:2012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193分2011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187分2010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184分2009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186分2008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178分2007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174分2006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196分2005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177分2004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172分2003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158分2002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156分2001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156分2000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150分1999年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156分编辑本段201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1]第一单元 症状学细目一:发热要点:1.发热的病因2.发热的临床表现3.发热的问诊要点细目二:头痛要点:1.头痛的病因2.头痛的问诊要点细目三:胸痛要点:1.胸痛的病因2.胸痛的问诊要点细目四:腹痛要点:1.腹痛的病因2.腹痛的问诊要点细目五:咳嗽与咯痰要点:1.咳嗽的病因2.咳嗽与咯痰的问诊要点细目六:咯血要点:1.咯血的病因2.咯血的问诊要点3.咯血与呕血的鉴别细目七:呼吸困难要点:1.呼吸困难的病因2.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3.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细目八:水肿要点:1.水肿的病因2.水肿的临床表现3.水肿的问诊要点细目九:皮肤黏膜出血要点:1.皮肤黏膜出血的病因2.皮肤黏膜出血的临床表现3.皮肤黏膜出血的问诊要点细目十:恶心与呕吐要点:1.恶心与呕吐的病因2.恶心与呕吐的问诊要点细目十一:呕血与黑便要点:1.呕血与黑便的病因2.呕血与黑便的问诊要点细目十二:黄疸要点:1.黄疸的概念2.胆红素的正常代谢3.各型黄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特点4.黄疸的问诊要点细目十三:抽搐要点:1.抽搐的病因2.抽搐的问诊要点细目十四:意识障碍要点:1.意识障碍的病因2.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嗜睡、昏睡、昏迷、意识模糊、谵妄)3.意识障碍的伴随症状第二单元 问诊要点:问诊的内容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细目一:基本检查法要点:1.常用触诊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2.叩诊的方法及常见叩诊音3.嗅诊常见异常气味及临床意义细目二:全身状态检查要点:1.体温测量2.脉搏检查3.血压测量4.发育判定5.营养状态检查6.意识状态判定7.面容检查8.体位检查9.步态检查细目三:皮肤检查要点:1.弹性、颜色、湿度检查2.皮疹、皮下出血、蜘蛛痣、皮下结节检查3.水肿、皮下气肿和毛发检查细目四:淋巴结检查要点:1.浅表淋巴结分布2.浅表淋巴结检查内容3.局部和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细目五:头部检查要点:1.头颅形状、大小检查2.眼部检查(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瞳孔、眼球)3.耳部检查(外耳、鼓膜、乳突)4.鼻部检查(鼻外形、鼻翼、鼻中隔、鼻腔、鼻窦)5.口腔(黏膜、牙、牙龈、舌、咽、扁桃体等)、腮腺检查细目六:颈部检查要点:1.颈部血管检查2.甲状腺检查3.气管检查细目七:胸壁及胸廓检查要点:1.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2.常见异常胸廓3.胸壁静脉检查4.胸壁及胸骨检查5.乳房检查细目八:肺和胸膜检查要点:1.肺和胸膜视诊(呼吸类型、频率、深度、节律)2.肺和胸膜触诊(触觉语颤、胸膜摩擦感)3.肺部叩诊4.呼吸音听诊(正常呼吸音、病理性呼吸音)5.啰音听诊6.胸膜摩擦音听诊7.听觉语音检查8.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肺不张及气胸)细目九:心脏、血管检查要点:1.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2.心脏触诊(心脏震颤、心包摩擦感)3.心脏叩诊(心脏浊音界)4.心脏瓣膜听诊区5.心率听诊、心律听诊6.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制7.心脏听诊(正常心音、心音改变、喀喇音、奔马律及开瓣音)8.心脏杂音产生机制9.心脏杂音的特征10.各瓣膜区常见杂音听诊11.心包摩擦音听诊12.血管检查及周围血管征13.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心力衰竭、大量心包积液)细目十:腹部检查要点:腹部视诊(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腹部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和反跳痛)腹内脏器触诊(肝、胆、脾、肾、膀胱)正常腹部可触及的结构,腹部肿块触诊腹部叩诊(叩诊音,肝、脾、膀胱叩诊)胃泡鼓音区和移动性浊音叩诊腹部听诊(肠鸣音、上腹部振水音、血管杂音)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急性腹膜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肠梗阻)细目十一:肛门、直肠检查要点:肛门、直肠视诊肛门、直肠指诊细目十二:脊柱与四肢检查要点:脊柱检查(弯曲度、活动度、压痛与叩击痛)四肢、关节检查(形态、运动功能)细目十三:神经系统检查要点:1.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2.感觉功能检查、感觉功能障碍及其常见类型3.运动功能检查(肌力、肌张力、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4.中枢性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5.神经反射检查(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细目一:血液的一般检查要点:1.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形态变化2.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3.网织红细胞计数4.血小板计数5.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细目二:血栓与止血检查要点:1.出血时间测定2.血小板聚集试验3.凝血因子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4.纤溶活性检测(D-二聚体、3P试验)5.口服抗凝药治疗监测细目三:骨髓检查要点:1.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2.骨髓增生程度分级细目四: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要点:1.蛋白质代谢检查(血清蛋白测定、血清蛋白电泳)2.胆红素代谢检查3.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ALT、AST、ALP、γ-GT、LDH)4.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细目五:肾功能检查要点:1.肾小球功能检查(Ccr、Cr、BUN、血β2-微球蛋白、GFR)2.肾小管功能检测(尿β2-微球蛋白、莫氏试验)3.血尿酸测定细目六:常用生化检查要点:1.糖类检查(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2.血脂测定3.电解质检查(血清钾、钠、氯、钙、磷)4.血清铁及其代谢物测定(血清铁、铁饱和度、铁蛋白)细目七:酶学检查要点:1.血、尿淀粉酶测定2.心肌损伤常用酶检测(CK、CK-MB、LDH及其同工酶)3.心肌蛋白检测(cTnT、cTnI)细目八:免疫学检查要点:1.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测定2.感染免疫检测(ASO、肥大反应)3.肿瘤标志物检测(AFP、CEA、CA125、PSA、CA19-9)4.自身抗体检查(RF、ANA、ENA抗体谱、抗双链DNA抗体、ATG、ATM)反应蛋白(CRP)检测细目九:尿液检查要点:1.一般形状检查(尿量、颜色、气味、比重)2.化学检查(蛋白、糖、酮体)3.显微镜检查(细胞、管型、菌落计数)4.尿沉渣计数细目十:粪便检查要点:1.粪便标本采集2.一般形状检查(量、颜色、形状、气味)3.显微镜检查(细胞、寄生虫)4.化学检查(隐血试验、胆色素检查)5.细菌学检查细目十一:痰液检查要点:1.痰液标本的收集方法2.一般形状检查(量、色、性状、气味)3.显微镜检查4.病原体检查细目十二:浆膜腔穿刺液检查要点:1.浆膜腔积液分类及形成原因2.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细目十三:脑脊液检查要点:1.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第五单元 心电图诊断细目一:心电图基本知识要点:常用心电图导联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细目二:心电图测量及正常心电图要点:心率计算及各波段测量心电轴测定心电图各波段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细目三:常见异常心电图要点:1.心房、心室肥大2.心肌梗死及心肌缺血3.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早搏、异位性心动过速、颤动、房室传导阻滞、预激)4.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第六单元 影像诊断细目一:超声诊断要点:1.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2.二尖瓣狭窄、扩张性心肌病的异常声像图3.胆囊结石、泌尿系结石的异常声像图4.脂肪肝、肝硬化的异常声像图细目二:放射诊断要点:线的特性及成像原理线检查方法、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应用4.呼吸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5.循环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6.消化系统疾病影像学检查及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7.泌尿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8.骨与关节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9.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细目三:放射性核素诊断要点:1.脏器显像检查(甲状腺、心肌灌注)2.体外竞争放射分析(TT3、FT3、TT4、FT4、TSH、C肽、胰岛素)第七单元 病历与诊断方法要点:1.病历书写的格式与内容2.确立诊断的步骤及原则3.诊断内容及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