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言无非几个字:多看、多听、多说、多写、多读,用脑用心感兴趣。
我还记得我小学的第一次英语考试,考了63分,无论什么科目我从没考过这么低的分数。这个数字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
我觉得自己是个笨蛋,可能学不会英语了,以后也再也不是什么好学生了。
感谢那时候我母亲陪着我,一点一点培养我的兴趣。先是单词,后来是句子,再后来是做题。我每做对一个,就会得到表扬,不会的没关系,慢慢来。
后来的考试我基本上就是满分了。
这提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开始疯狂地主动学英语。去超市买东西看到英文会记下来,回去查字典。也会定期观看cctv9&10,日常积累英语单词。
刚一开始,真的没什么用,你想想电视上看到的英语会跟考试有多少关系呢?但是我就是喜欢啊,直到后来老师有几次提到陌生的单词,全班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意思以及用法的时候,当我知道他们如何运用时,我的兴趣再一次被激发。
我开始意识到积累的重要性。语言是一种工具啊,绝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产生的。
在课外我看似做了许多无用功,其实那些作用都在日后慢慢显现出来。
发散思维。因为有兴趣,所以当我看到字母相似的单词、意思相同的单词,我就会开始做树状图,将它们都罗列出来,还会无限发散,学一个单词的同时可以掌握五倍的词汇量。学英语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这样的积累又给我带来的莫大的优越感。上课的时候,老师的教学方法也通常是发散性引导,而我又恰恰掌握了这种方法,常常是老师刚说一个单词,我就知道他接下来会讲什么,积极抢答回应,像磨刀一样,越来越才思敏捷。
我后来又不断探索,除了发散法以外还能通过什么形式来拓展词汇量,或者说用一种更方便的方式学英语呢?
这时候我了解到了词根词缀这个东西,虽然并不是所有的词根词缀相组合都一定能得到正确的解释,但是偏差不多。它就像我们的汉字偏旁部首一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掌握发音,和大概意思。
其实我学英语从来不会背语法,都是靠语感,大概是来源于长时间积累吧。
我还很喜欢听英文歌,因为英文歌里许多发音都并不是标准的,它可以帮助里提高听力,提高对一个单词的辨别能力。
喜欢看英文电影。这也是了解英美国家文化的途径之一,也可以理解他们的想法。你会发现原来这个词可以用在这种情景下,具有这样的含义。
慢慢地我也会看英文书,入门级有小王子,长腿叔叔等,尽量不要看一个查一个,需要培养自己猜词能力。以至于后来,我再重新做题,许多单词我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我知道它大概在描述什么。
要知道,毕竟词典还是用中文去理解英文,而我们应该做的是用外国人的思维去理解他们的语言,去运用。
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对我来说很有意思,更重要的是学习了一种不同的思考角度。
并没有在回答中告诉你该怎么解题,其实我有很多自己的小技巧,但我始终认为学英语并不应该是为了解题。
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希望你能开始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