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水平是个很模糊的概念,词汇量则是实打实的学习到的东西,至于托福6000的词汇量属于什么水平简单来说:6000词汇量在普通高校高中是顶尖;在有出国氛围和留学历史的优秀高中和优秀高校比如浙江大学比如南外深外杭外,属于优秀。来了美国,属于虽然看不懂菜单但是饿不死,上课基本能听懂,还能理解老外百分之五的笑话。距离看懂电视,交非酒肉炮友,融入美帝生活,大概还差一个110分。托福本身定位就是针对外国人的英语测试,门槛并不高;加上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从未切身深入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英语学习者即使在托福这种“去文化背景”的考试中分数不错,实地到了美国后会发现连点菜购物这种日常小事都其实充满了困难,因为加入了文化背景。相对于其他的部分,阅读遇到的障碍不是很大。但是!我是工科生!人文社科小伙伴你们reading作业的痛我都懂。我虽然考的分数不低,但是单词量还是不够用。专业词汇行话黑话不说,连香菜八角bok choy都愣是现学的。校园生活没有太大问题,阅读课本也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内容而不是语言上面。但是最近老板让我看看合同,我觉得自己不是文盲就是瞎了。碰见好的老师好设备还好,环境嘈杂一点说的快一点语调再忽轻忽重一点我都得一个劲pardon(比如给手机网络快递等各种服务打电话),印度小哥更是提都不要提,都是泪。走出校园的话,美国年轻人之间聊天的语速和清晰度一般低于教授讲课和课堂发言,加上俚语和我们所不熟悉的非学术内容和非正式用法(比如douchebag, beefy, sketchy等等) ,因此想听懂聊天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请勿产生自己听力水平优秀的错觉,人家看你是外国人的时候已经一定程度上自动调整为对外英语模式了(一定程度放慢,清楚,少俚语),尤其是善良可爱的教授们。我29就没资格说“满分了还被碾压”的体验了,能把课堂presentation词汇语法正确句型脱离小学生水平不嗯嗯额额地流畅讲完就已经不是容易的事情了。这种听说能力只能逗教授玩,交本地朋友都困难重重,更别提和美国佬竞争工作了。当然码农这种不用说话直接show me the code的影响不大。通常中国学生托福口语都是短板,实际应用中这种差距会被进一步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