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窟窿”的拼音是:【kū lóng】;也可读成【kū long】。
窟窿【kū lóng】:
1、释义:
①孔;洞。
②空洞,在物体内部有空的地方。
③比喻负债,亏空。
④漏洞;破绽。
2、出处:
西游记.第二十九回:「东风犹可,西风也将就;若是南风起,把青天也拱个大窟窿。」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倘或那孔雀褂子再烧个窟窿,你去了,谁会补呢!」
3、造句:
①鞋底磨了个窟窿。
②岩壁内有窟窿。
③这次亏损的这个大窟窿谁来填?
④不许动,要不我就开枪把你打得浑身是窟窿!
⑤很明显这个谎言是很大一个窟窿。
英语: hole, pocket, cavity, loophole, debt
德语: finanzielle Verpflichtung (S), Loch (S)
法语: trou, cavité
引证解释
⒈ 洞;孔。
引《老残游记》第一回:“浑身溃烂,每年总要溃几个窟窿,今年治好这个,明年别处又溃几个窟窿。”
鲁迅 《彷徨·祝福》:“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
⒉ 比喻债务、亏空。
引《歧路灯》第三十回:“那才是揭债还债,窟窿常在。”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七:“唉,我劝过你哥,你看他拉下了十石粮食的窟窿去买了五亩葡萄园子,唉,早知道就不该买那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