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汗】 ①感叹词,形容词。被震惊后,尴尬、无奈、无言以对的感觉。②甘拜下风,自叹不如。可作动词使用。 [变体]为强化不寒而栗的震惊和恐惧感,常被异化为【寒】。 例句①楼主观点超强,真是~啊。②这样都能泡到MM,我~。 原始出处不详,但使用者多为随日本漫画与周星驰电影一起成长起来的漫画一代。其创意也是来自漫画与影片中人物冷汗长流的情景,被公认为是画面文字化的典型代表。 和中国第一代互联网粉丝热衷于“靠”、“切”等国产货不同,“汗”的使用者作为后来居上的新生力量,更擅长于拿来主义,将进口产品加以改装之后化为己用。他们是80后的一代,有可能更年轻,他们乐于搜集世界范围内一切可以成为娱乐的素材,并通过网络将其发扬光大。他们是流行文化的消费者和创造者,让别人“汗”,让自己“寒”,其实都是娱乐至上的生活态度。 2.【顶】 英文直译为up,作动词。意指用力撑起某件物体,使其避免沉没。网络初哥必学词汇。 [变体]常被异化为【踢】,或英文简写【T】,同义。 例句 好文章,我~,我再~,大家一起~。 生于BBS,各个论坛内由上自下整齐的排列格局注定了缺乏支持的帖子将很快从顶楼沦为地基。“顶”无疑是抢占有利地形的最佳方式,“顶”者和被“顶”者都是惺惺相惜的同道中人。人声鼎沸的互联网上,要想有所作为,扬名立万,取决于有多少人愿意自动自觉地顶你。缺乏粉丝们的鼎力相助,再真理的见解在互联网上也找不到立足之地。 所以说,“顶”意味着我们的现实投票权,在键盘上敲出一个“顶”,代表着对某人的认同和支持。从小区业主代表的选举到人大代表的上位,都是“顶”出来的结果。但遗憾的是,我们在现实中找不到足够可“顶”的对象,顶人的机会不多,只好在网络上消费自己的投票权。 3.【晕】 ①感叹词。形容遭受刺激之后的头昏脑胀之感。②动词。因无法承受刺激而休克倒下的瞬间动作。 例句①强文,一个字都看不懂耶,~。②原来坛子里一个MM都没有啊,我~。 近义词 【倒】【晕倒】 词性解构的最佳范例。大脑的沉重感在网络上成为释放情绪的感叹,并且我们没有真的晕倒。能让人晕厥的事情很多:被克扣工资、被炒鱿鱼、MM被人撬走……但我们不敢轻易昏迷,只能故作坚强,勉力面对。因为一旦倒下,将会面临更多让人晕菜的事情。因此,要安全享受晕厥的快感,又不至于在现实中面临危险,只能转移阵地。互联网提供足够的机会让你频繁地“晕”,这种感觉得来不易,弥足珍贵。 4.【靠】 ①语助词。表达对某人某事的愤怒感和不屑一顾的姿态。②动词。特指某个动作,该动作以中指为看点。 [变体] 该词用法不拘一格,也可用于表示击节赞赏的态度。如:我~,还是你厉害。 例句①鄙视,有人用芙蓉姐姐的相片作头像,我~!②你以为只有你会~啊,我~,我~死你。 “靠”的出身不算清白,它的前身是充满暴戾和性意味的一个脏字,虽然MARK哥也把它挂在嘴边,但我们仍然敬而远之。台湾人稍显收敛,将它转化为“干”,仍旧蛮横得不近情理。只有当它成为“靠”,我们才会欣然接受,在保留原有意味的同时,它的态度变得温和起来。 “靠”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成功的“漂白”过程,是刘建明督察想做而不得的事。就像阿布拉莫维奇被人非议的黑色卢布到了斯坦福桥,立刻成为切尔西人引以为豪的雄厚英镑。对待某些弱点,人们也不自觉地选择“漂白”。 5.【切】 语助词。表达对事物的不齿和嗤之以鼻。 例句~,你以为穿了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安全可靠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在达到目的之余,不至于激起对方的反击,还能全身而退。这就是“切”的功效。李保田向姜文阐述过板砖相比于砍刀的优势,其实就是在讲述“切”的好处。 “靠”虽然威力巨大,但不易掌握分寸,容易留下后患。而“切”的低姿态和隐讳的效果则能规避日后弊端。欧阳锋说,总有事你不想再提,总有人你不想再见。这是现代人共同的难题。因此,在不请杀手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用“切”宣泄不满。这就是为什么,“切”在现实中的使用频率要高过“靠”。 6.【潜水】 以匿名的姿态躲藏在暗处,隐藏自己身份。作动词使用。 例句 大家都出来发帖啊,强烈鄙视在坛子里~的人,举报~者有奖。 现代社会,危机无处不在。因此,有人从网上将“潜水”行动延续到了网下。对于这种生存方式和态度,中国人称之为“中庸之道”。 论坛里闻风不动的“潜水者”从来不是少数派,现实里谨小慎微的人居多。要在压力之下避免做多错多,要在办公室政治当中全身而退,我们开始选择无所事事。即便在虚拟社会里,我们也谨遵“安全第一”,“潜水”有理。 7.【闪】 ①躲避、离开的意思。②形容词,比喻绚丽夺目的事物。 例句①顶不住了,你们继续,我~了。②GG给我买了超~的钻戒,兴奋中。 一种优雅的躲避姿态。面对不可逾越的困难,我们难以抗争,又不甘承受,通常的选择是躲避。和纯粹的躲避不同,“闪”能够让你保持风度,维护尊严,潇洒地退场。对于不屑之事,我们也能表示鄙夷后,闪身而退。对待芙蓉姐姐,我们的态度就曾是统一而整齐的“闪”。 “闪”的背后通常是不忿和不服,“闪”让我们留住信心,保住面子,为卷土重来留下一个机会。 8.【BT】 ①形容词。变态的拼音简写。②一款下载工具,英文全称为Bittorrent,无需服务器即能运行,但易损害硬盘。 例句①这种长相也敢称帅哥,真是够~。②没办法,我这里只有~种子,你就~一下啦。 同类词 【RPWT】人品问题 【FT】晕倒 9.【B4】【BS】鄙视 快餐时代的产物。上网很累,写帖子更累,在诸多输入法之中选择正确的字最累。拼音简写的迅速流行表明,原来大家都很累,都想用快捷简便的方式搞定问题。从工业时代开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简单,身体的功能被极大精简。于是,又回到那个老掉牙的说法:各种电子产物让人类的行为能力降低,疏于思考和行动。我们对握笔都丧失兴趣了,玩几个简写又算什么呢? 10.【果酱】 过奖的谐音,流行于聊天工具。 例句~~,我只是随便糊弄了一下。 同类词 【大虾】大侠 11.【斑竹】【斑猪】版主 网络上的沟通注定是零碎的,而语境也在随时转换,缜密的逻辑和精确的语词在这种情况下显得不合时宜。对习惯于开5、6个聊天窗口同时开聊的人而言,谁还有功夫讲什么逻辑和语法,慢慢一个个去选字才是sm(傻帽)呢!“不选字”次文化由此诞生。一些本来已有的词组被肆意打乱,组合出一种新的格式,这时候使用者的用意相当明显,蓄意树立起个人化的表达方式。“幽默”改造成“油墨”、“主页”变成“竹叶”,都是如此。网络上的主流看法是:用固定词组是中文系毕业生的陋习。 12.【爽】 ①舒服的感觉。②引申为心理的愉快感,后泛化为一切愉悦心情的感叹词。 [变体] 有习惯表达为【一个大,四个叉】,疑为汉字解构学肇始,见早前杨锦麟读报节目。 例句①火锅配冰可乐,不要太~哦!②以后公司招人一定要美女,不然工作起来都不~! 爽的意义在于把一种生理学范畴的愉快感,泛化为一切愉快感觉的代名词。吃东西,爽!看电影,爽!打游戏,爽!买衣服,爽!被美女电了,爽!以往可用于各种场景下的形容词纷纷退位,包揽一切描述的只有这个字:爽! 形容词的匮乏,意味着一个以身体为指标的快感时代的开始。 13.【达人】 ①技能高超的人,特指IT行业。②转义为引人注目、特殊的人(多含贬义)。 [变体] 出于幽默感和娇嗔语态的需要,有时写作【达淫】。 例句①请教懂oracle的~,这个错误提示是什么意思?②芙蓉姐姐真是~啊! 近义词 【强人】 仅仅高手一词,似乎已经不能表达我们的崇敬之情,达人的内涵还包括了通晓的程度和修炼的过程。但从汉字上看,就可以体会到达人是指经过长年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终得到某个领域真谛的人,这个词是过程与结果的总和。 用于一些令人目瞪口呆的人身上,达人又奇妙地表现出难以言传的意境。人们已经没有兴趣去探究到底是真正伟大还是虚假崇高,只需要一个达人,传达出的不仅仅是贬义,还隐藏着用宏大叙事来自嘲与嘲人的目的。 14.【挂】 ①游戏中人物角色的死亡。②在某件事情上的失败。 [固定搭配]~起 暂时停顿进行某事。 例句①今天网速太卡了,都~了N次了!②逃课归逃课,但是~了就糗大了。 挂之起源已不可考,但它在口语中的通俗流传的确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游戏失败叫做挂,考试不及格叫做挂,甚至会有朋友轻描淡写地告诉你,他今天差点因为车祸挂了。当初使用于游戏人物死亡的挂,应用于现实生活,使用者和接受者都体会到了其中的戏谑意味,血腥或者残酷的死亡场景也因此变得卡通起来。 15.【电】 ①动词。对异性进行暧昧暗示,特指女性主动。②过电:异性间的通灵感应。 例句①你再这么跟我说话,小心我~你哦。②和美女没有实质进展,过~也好啊。 性暗示从来没有如我们这个时代这样强烈过。或许正是因为性态度的空前宽容,才使得更多的人开始沉溺于幕后辗转的幽暗过程。既然结果已经是大家心知肚明的,那唯一的乐趣就在于过程。而暗送秋波、芳心暗许,已经成了浪费效率、增加能耗的艺术行为;只有电,才能从性暗示的生理体验直接跳跃为性暗示的指代。既简明扼要,又不失暧昧情绪,女性作主动使用的时候,又带着一点点刁蛮的意味,无比契合当下对女性的审美观。 16.【倒】 感叹词。指对某事表示震惊,由遭受重大打击后身体的横躺动作引申而来。 [固定搭配]我~ 意义同上。主语只能为第一人称。 例句 这样也行啊!~! 近义词 【晕】【晕倒】 倒,经常单独使用,而且仅指自身感受。 当有人在帖子后发表评论,只有一个“倒”字,你看到了什么?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幕画面:某人遭受严重打击而仰翻在地,或许还口吐白沫。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却呈现出连续而生动的视觉影像。优先作为文本出现的网络习语,相比口语少了很多描述性手法,于是网民们自发创造一个个具有视觉效果的词汇,让文本也呈现出动态,这就是网络习语的魅力。 17.【沙发】在论坛帖子里第一个发言的位置。 例句 这篇帖我终于抢到了~! 近义词 【板凳】第二个发言的位置。 【抢整】 在论坛里抢先发布第整数篇帖子,比如第100篇、第1000篇。 例句 要~也不能光发水帖啊! 网络是一个出名的地方,也是一个容易被淹没的地方。抢沙发、抢整,这种没头没脑的沾沾自喜,也成为网民最热爱的活动。人们总是在现实中隐藏自己,在网络中表现自己。有人为了自己文章的点击率而失落,有人为了自己版的人气计算方法而据理力争,自然也就有人因为抢沙发、抢整而欢天喜地。好玩当然是一方面,但谁也不能否认网络人气、雁过留名给网民们带来的没来由的成就感。 18.【粉丝】 音译名词。某人的拥护者,词源来自Fans。 例句 我是张靓颖的粉丝。 近义词 【扇子】意义同上,由Fans的另一词义意译而来。【死忠扇子】非常忠诚的拥护者。 要让自己变可爱,是这个时代所有人的迫切愿望。拥有偶像就意味着拥有一点纯真精神和美好愿望,“粉丝”应运而出。对Fans一词的巧妙变造。让粉丝既有时尚感,又有富含可爱的粉色系。粉丝,意味着我们不再是一群傻乎乎的歌迷,而是很可爱的偶像崇拜者,我们信仰的是一种带着宗教色彩和卡通外壳的团队精神。 19.【凉粉】 专有名词。超级女生参赛者张靓颖的粉丝自称。 例句 我再强调一次!我是凉粉! 近义词 【玉米】李宇春的迷 【盒饭】何洁的fans 【荔枝】黄雅莉的支持者 《超级女声》调动的不仅仅是参赛者的积极性,还调动了千千万万观众的参与感。自发地组织起来为“民选偶像”摇旗呐喊,是凉粉类词汇的起因。这类不乏趣味的词汇,展示出支持者们在支持偶像的同时娱乐自己的精神。谁说粉丝没有寓教于乐?凉粉类词汇的出现,大大增强了粉丝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精神社团的概念浮出水面。 追问: 我对于你的回答只有无语、、、我说的是一般的解释一下、还有有很多的网络用语、、例如萝莉、正太、什么的、、、还有列表的方式我的意思就是1.2.3.4.5.6.什么的、、这样列下去、、麻烦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