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三国至?吴书?陆逊传】】披泥抽沦玉,澄川掇沈珠。 【晋?葛洪《抱朴子?掇才》】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 【宋?释文响《过苕溪》】处世篇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原浊者而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修身》】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大戴礼记?武王践祚》】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大人溺于民。 【《礼记?缁衣》】药酒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史记?留侯世家》】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晋?陆机《猛虎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史少府之任蜀州》】眼看人尽醉,何忍为独醒。 【唐?王绩《过酒家五首》】治川者决之使导,治民者宜之使言。 【《吕氏春秋?达郁》】为政犹沐也,虽有弃发,必为之。 【《韩非子?六反》】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划野。 【汉?王充《论衡?书解篇》】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旧唐书?魏徵传》】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史?左企弓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人不可貌相,水不可斗量。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佚名《名贤集》】用兵篇众若时雨,寡若飘风。 【《管子?兵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孙子?虚实篇》】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孙子?地形篇》】涉水半渡可击。 【《吴子?料敌》】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丘山积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庄子·则阳》▲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 ——《荀子·君道》▲远水不救近火。 ——《韩非子·说林上》▲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 ——《礼记·乐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 ——《吕氏春秋·慎热》▲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史记·滑稽列传》▲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 ——《史记·外戚世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汉·刘向《新序·节士》▲善游者溺,善骑者附。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循流而下易以至,顺风而驰易以远。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 ——汉·桓宽《盐铁论·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