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水平及其变化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信号,宏观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保持物价稳定。价格变动统计是价格统计的主要内容,其基本方法就是编制价格指数。通过价格指数,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第一,反映相对基期而言各种商品价格的综合变动程度;第二,作为价格缩减因子,用于可比价经济总量计算;第三,测度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程度。目前统计部门编制的价格指数主要有以下几种: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指工业、贸易业、餐饮业和其他单位以零售方式向城乡居民、社会团体出售生活消费品和公共消费用品的价格,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零售物价的调整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因此,计算零售价格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英文为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它是以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及服务的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查范围覆盖了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所有商品和服务,具体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用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个大类,251个基本分类。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它是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宏观经济分析和预测、实施价格总水平调控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且世界各国一般用消费价格指数作为测定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分为小农具、饲料、产品畜、役畜、半机械化农具、机械化农具、化学肥料、农药及农药械、农机用油、其他农业生产资料十大类。其编制目的是了解农业生产中物质资料投入价格的变动状况,服务于国民经济核算。1994年以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仅仅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一个类别,此后,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中分离出来,单独编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工业企业向商业(物资)部门或商业企业、其他生产单位、个人等出售或调拨产品的价格,亦称工业生产者价格。出厂价格一般由平均生产成本加上工业利润和税金构成。它是工业品进入流通领域的最初价格,是制定工业品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的基础。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包括工业企业售给本企业以外所有单位的各种产品和直接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通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能观察出厂价格变动对工业总产值的影响。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产品生产者出售农产品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及幅度的相对数。该指数可以客观反映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水平和结构变动情况,满足农业与国民经济核算需要。其中某代表品生产价格指数是通过对全部有出售该产品行为的调查单位的个体指数进行几何平均求得的,类价格指数是通过对其所属的类(或代表品)的价格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得的。季度累计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与分季指数的计算方法相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是反映工业企业作为生产投入,而从物资交易市场和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购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产品时,所支付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统计指标,是扣除工业企业物质消耗成本中的价格变动影响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编制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所调查的产品包括燃料动力、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九大类的900多种产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品及项目的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固定资产投资额是由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完成额和其他费用投资完成额三部分组成的。编制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应首先分别编制上述三部分投资的价格指数,然后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求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指数。该指数可以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中涉及的各类投资品和取费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消除按现价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中的价格变动因素,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效益,为国家科学地制定、检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为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科学的、可靠的依据。房地产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房地产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包括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房屋租赁价格指数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这三套指数的计算方法相似,均采用由下到上逐级汇总的方法。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定基指数指一定时期内对比基期固定不变的指数。环比指数指对比基期随报告期(计算期)的变动而相应变动的指数,如月环比价格指数的基期为上月;以上年同期(月指数为上年同月,季指数为上年同季)为基期的指数,叫做年(月、季)距环比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