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观念不同。
老公的教育观念是:孩子是上学那块料不用管也能学好,不是那块料怎么费劲都白费。所以,人家是我行我素,晚睡晚起看电视打游戏说话带口头语,从来不会顾及自己行为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我的观点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就像一张画纸,全在家长的不断描画。画家画的是名画,一般人画的叫涂鸦,我不是画家,但我得学习画画技术,尽力画的对得起自己当妈的责任。
孩子上了小学一年级,我感觉是时候养成好习惯了,几点写作业,什么时候看电视必须限定。我规定周天晚上到下周四晚上不能看电视,如果想看,在写完作业完成阅读的情况下只能看英文视频,不让孩子看国内电视节目,我们以身作则,也不能看。
老公有看电视的习惯,不让他看电视彻底惹火了他,我给孩子打开了英文电影,他无奈跟着看,他要求按他的意思换片子,影响了孩子的兴趣。我给他说:“这是给孩子看的,你要做出一点牺牲,要不不看,要看随孩子的意思”。他说:“我看那些动画片看的恶心,你这是故意和我作对”。
我也爆发了,感到一肚子委屈,孩子不是我自己的,为啥当爹的一点都不能付出,当爹的还没长大,怎么有能力教育孩子健康成长。我一转眼,孩子在客厅沙发默默流泪!我也猛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2.对孩子读课外书的分歧。
我深知读书的重要,即使不能行万里路,可以读万卷书,从孩子一岁多,我就带着孩子读书,一本绘本,我拿着小棍指着字反复读,孩子的特点是喜欢无尽的重复,我却重复多了就犯困,有次发困了,小木棍错行跑偏了,孩子提醒我漏了某某字,这给了我无限的惊喜和鼓励,孩子认字了。
小学由于我注重课外阅读,英语语感的培养,课内知识只是跟着老师学习,和大量课外补习的孩子肯定分数有时会有差距,老公把这都归于了看课外书上,公公原来是小学老师,说我让读的那些书都是闲书,放在他那时候,早给烧掉了。无奈,我好多次故意守着他们和班主任老师打电话提起读书的事情,意思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想通过老师的力量给我增加点抵抗力。我在家里是处于孤立无缘的境地。可怕的是,这些争执孩子也看在了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