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一朋友聊到了应急响应,一些个人理解跟大家唠一唠~ “应急响应”对应的英文是“Incident Response”或“Emergency Response”等,通常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应对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所做的准备以及在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 简单说就是,应对事件前、中、后的措施。 其实针对上述这些早在1987年就有人提出了 PDCERF 方法,即: 六个阶段的工作,如下: 准备阶段: 检测阶段: 遏制阶段: 根除&恢复阶段: 跟踪阶段: 当然,除了上边提到的之外也有大佬针对应急响应做了实战性的笔记梳理,针对不同系统、不同场景、多维度,都有很详细的描述,怎么排查、有什么工具、工具怎么用等等。可以说互联网上针对应急响应相关的资料、案例、操作流程,已经琳琅满目,而且也都特别实用,所以我今天想聊的其实是回归根本,我们为什么做应急响应?怎么做? 为什么做应急响应?怎么做? 因为受攻击了。检查账号安全、历史命令、异常端口、异常进程、计时任务... 受攻击->应急,这个逻辑没错。但我理解做应急响应的真正意义是 止损 、 除根 、 优化 。 止损, 定位问题、解决问题、溯源。除根, 以点带面、整改同类问题。优化, 发现手段、监控策略、应急处置流程。 在之前我每次应急事件都是按照 检查账号安全、历史命令、异常端口、异常进程、计时任务... 这个流程去做,做完写报告走人,俗称"救火队长"。 但是后来思考它背后的逻辑,发现其实不同的场景应急关注点、优先级是不一样的。 结合 止损 、 除根 、 优化 三个点,分析不同场景: 应急事件夺命连环问: ps:定位问题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浅薄之见,各位姑妄听之。 关注并回复"0616"可领取应急响应资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