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的作者是鲁迅。
《采薇》是鲁迅创作于1935年12月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叔齐和伯夷是商代小国孤竹国的公子,他们在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决定不吃周朝的粮食,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体现了鲁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古代忠臣形象的全新价值判断。
《采薇》赏析
伯夷,叔齐为忠于先朝而饿死首阳山的故事在中国可说是家喻户晓,鲁迅则按照自己的理解重塑了两个人物,在他们身上灌注了新的价值判断,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首先,运用“古今杂糅”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指利用现代的历史语境重新去审视古代的人物和事件中不为人知的真相,从而讽刺今天时代社会中的人事,以强烈的现实批判性来加强作品的思想内涵。如《采薇》中,鲁迅对古代忠臣形象的全新价值判断,通过对历史人物伯夷与叔齐的重新阐释,表现出他们虚假的骨气与空乏的精神。
其次,“庄严”与“荒诞”两种语调相互补充、相互消解。《采薇》中开头刻画伯夷与叔齐的美德,体现出其情感的“庄严性”,随着故事发展 ,这种“庄严”不断剥落,最终显示出“庄严”低下的虚伪道德,体现出“荒诞性”,形成强烈的讽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