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经沧海 曾:曾经.经:经历.沧海:大海.唐朝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意思是曾经见过大海的水,别的水就很难谈的上了.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 2.草菅人命 菅:一种野草.《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艾:通刈,音意,割草.)意思是他把杀人看得像割草一样.形容反动统治者的残酷横暴. 3.按部就班 部、班:门类,次序.晋朝陆机《文赋》:“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意思是按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来选用词语.后用“按部就班”表示做事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4.白驹过隙 驹:少壮的马.过:越过.隙:缝隙.《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郤.”(郤:同隙)意思是像少壮的马在细细的缝隙前飞快地驰过.后用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5.别开生面 唐朝杜甫《丹青引》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凌烟功臣:指画在凌烟阁里唐朝初年功臣的画像.将军:指画家曹霸.)原意是画像的颜色已经暗淡了,但经画家下笔重画,就有了新的面貌.后以“别开生面”指另创新的格局或新的形势. 6.兵不血刃 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荀子·议兵》:“兵不血刃,远迩来服”(迩:近)意思是武器锋刃没沾上血,远近各邻国就降服了.原指不必打仗就能取得胜利.后也指不经激烈战斗就取得了胜利. 7.拨乱反正 拨:除去,废除.反:同返,返回.《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意思是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8.惨淡经营 惨淡:辛苦,又写作惨澹.唐朝杜甫《丹青引》诗:“意匠惨淡经营中.”原意是说下笔之前,苦心构思.后以“惨淡经营”指苦心经营. 9.得鱼忘筌 筌:捕鱼用的竹器.《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意思是筌是用来捕鱼的,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10.独木难支 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意思是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11.恶贯满盈 贯:穿钱的绳子;盈:满.《尚书·泰誓》:“商罪贯盈.”意思是商纣王罪恶之多,犹如穿线一般已穿满一根绳子.形容罪大恶极,到受惩罚的时候了. 12.尔虞我诈 尔:你;虞、诈:欺骗.《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意思是我不骗你,你也不骗我.后用来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13.耳提面命 《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意思是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14.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15.钩心斗角 心:宫室中心;角:檐角.唐·杜牧《阿房宫赋》:“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16.狗尾续貂 续:连接.貂尾是晋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作帽子的装饰.《晋书·赵王伦传》引当时谚语说:“貂不足,狗尾续.”原意讽刺封官太滥,貂尾不够,只好用狗尾来代替充数.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17.刮目相看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意思是跟人离开三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他.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8.管中窥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意思是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有时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9.汗牛充栋 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意思是书籍藏起来可以堆满屋子,搬起来可以让牲口累的出汗.形容藏书非常多. 20.画饼充饥 《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意思说是,推荐人不要单凭他有名声,名声不过是在地上画的饼,只中看,并不能吃.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