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存量项目,是指政府已经建设完成的项目,如已经建成并使用的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场、道路、桥梁、隧道等。这些项目或许有收益,或许项目本身并不能产生收益,无论其本身能否产生收益都可以采用PPP模式。
对于能够产生收益的项目,采用PPP模式会相对容易;对于不能产生收益的项目,如果采用PPP模式,就需要想办法让社会资本获得合理的收益,这样才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进来。
一个办法是,由政府根据绩效付费,但要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约束;另一办法是,给予项目相关商业开发权限,达到社会资本实现合理收益的要求,这与社会资本对该项目运营管理能力有较大关系,同样的商业开发,如果没有经验的社会资本可能达不到合理的收益。
扩展资料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按照这个广义概念,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与BOT相比,狭义PPP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对项目中后期建设管理运营过程参与更深,企业对项目前期可研、立项等阶段参与更深。政府和企业都是全程参与,双方合作的时间更长,信息也更对称。
PPP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指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