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氯化钾【英文名称】potassium chloride;muriate of potash【结构或分子式】KCl【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74.55【密度】1.984【熔点(℃)】776【沸点(℃)】1500(升华)【毒性LD50(mg/kg)】 小鼠腹腔注射552【性状】 无色立方晶体,结晶体常呈长柱状。【溶解情况】 溶于水,稍溶于甘油,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和丙酮。【用途】 农业上用作钾肥(含钾50~60%),肥效快,增产效果明显,可作基肥和追肥,但在盐碱地上和对忌氯作物(如烟草、甘薯、马铃薯、甜菜等)不宜使用。工业上用作制造其他钾盐的原料。医药上用于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抑制心肌自律性,防治低钾血症。制备或来源: (1)由光卤石加热熔化后分出。 (2)钾石矿经粗碎和细碎后,送入浮选机,加入浮选剂(脂肪胺)、絮凝剂、起泡剂和抑制剂等,进行粗选和精选,得到的氯化钾精矿,再经离心机分离去水分后,进入干燥器,得氯化钾产品。 (3)钾石盐矿经粉碎后,在热溶器中进行加热溶解。所得氯化钾、氯化钠饱和溶液加絮凝剂经沉淀后除去矿泥,然后在三级真空结晶器中冷却,结晶出氯化钾。氯化钾晶浆经离心分离滤去母液,再经干燥,得到氯化钾产品,在1500℃升华。有效成分钾离子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也可与土壤胶体上的阳离子起代换作用而被土壤吸附,残余的氯离子不能被土壤吸收,可能随水流失,也可能在酸性土壤中生成盐酸,增加土壤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