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迫击炮的“迫“是“强迫”的意思,击就是击发,合起来就是“强迫击发”的炮。这个虽然从击发原理上讲得通,但不能解释它为啥读“pai3”,也不能解释很多重型迫击炮都是手动击发撞针的,为啥还叫迫击炮。
可能取自于迫近,迫击炮的高弹道给予其抵近射击,攻顶打击的能力。这个词从词源讲应该读po4ji1pao4,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读成了pai3。等大神。
你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说明你对不同炮种的用途不了解,对迫击炮的特点也不了解,仅凭自己胡思乱想来“研究”,这样的瞎琢磨只会离真相越来越远。
迫击炮从来不是什么为节约成本不得不用的武器,虽然它结构上很简单,但是能发挥其他火炮没有的优势。
迫击炮是堑壕战的产物,最早的迫击炮雏形诞生自日俄战争,当时俄军在要塞堑壕里面对迫近的日军缺乏打击手段,步枪机枪打不着对面堑壕里的日军,大口径火炮又打不了那么近,情急之下俄国一名海军准尉想到用舰艇上拆下的47mm海军炮,炮口套上自制的超口径榴弹,炮口仰起,以大射角发射,让超口径榴弹飞出一道很高的抛物线,以几乎垂直的弹道落下来打击堑壕内的日军,意外地获得了理想效果。
以前在陆院,炮兵教员是个打过越战的老炮兵,给我们表演简易射击(就是不用炮架,直接抱怀里打,82迫),对面山头山腰还有反斜面的三个靶子三发三中。在西南山区,简直是神器。
牛逼的炮组可以用一门炮打出小炮群的效果,一发高弹道一发低弹道,炸步兵集群。打伏击可以同时封锁住路的两头,效果酸爽。甚至精准打击指挥部也相当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