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 tax wages
税后工资指的是税前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个人所得税后,实际到手的工资收入。
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是税前列支的。因此,税后工资是多少,公司实际发放的工资就是多少,不需要再另外扣费用,税后工资指的就是实际发放的工资。
适用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3%-45% 。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税率5%一35%。
3、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
4、劳务报酬所得,税率20% ,对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
5万元的部分先按规定计算应纳税额,然后加征五成(加征50%);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加征100%) 。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税率20%
税前工资的英文表达、概念及组成:
一、税前工资:Pre tax salary
二、概念:指交纳个人所得税之前的总工资,即可以直接拿来套用国家税法进行计税的部分。
三、组成部分:
1.计时工资: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2.计件工资: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3.奖金: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4.津贴和补贴: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税后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