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艺术(sound art)是指以声音——包括乐音与非乐音——为媒介的艺术作品。它是西方严肃音乐(或称艺术音乐)的逻辑传承,通常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近年来声音艺术和装置以及视觉艺术结合的倾向愈发明显,这不是好事。事实上这很可能意味着千百年来我们称之为音乐的东西正在走向死亡。
声音艺术和电子原音音乐、计算机音乐、噪音音乐、音景、录音艺术等门类有各种关系。
声音艺术为英文“Sound Art”的中译,出现在二十世纪末期,用以指以广义的声音(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噪音与乐音)为主要创作媒介,主张尊重声音本体,重视主动聆听而非“创作”的一种艺术类别。
声音艺术与“前卫音乐”、“实验音乐”、“电子音乐”、“电脑音乐”多有交集。广义的声音艺术可指一切诉诸于耳朵的艺术形式,而狭义的声音艺术可以用来指相对于重视能量感的极端大音量噪音艺术而言的,讲究概念性的听觉艺术形式。
声音艺术创作者常用的创作工具有:录音设备(麦克风、MD 录音机、DAT 数字录音机、硬盘/闪存录音机等)、电脑(利用音频软件对声音进行剪辑与处理)、硬件效果器/采样器、黑胶唱盘、传统乐器、其他可发声物件等等。但现在有个问题是:声音艺术(至少在中国)是不景气的,发行cd很困难,创作者靠此为生更困难。就像今年10月上海的第一届中国声音艺术大展里边的每个作品,都穿了一层视觉化的外衣,这是声音要跳出CD进入物理空间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