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tual YouTuber,原指在YouTube平台上投稿视频作品、开设直播的虚拟主播,在B站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Vup,即虚拟up主。
通过虚实结合由真人主播通过穿戴式动捕设备或者面部捕捉软件,在直播中同步自己和虚拟形象,实现虚拟形象和粉丝互动,其直播内容则以游戏、唱歌、杂谈为主。
虚拟YouTuber最早在日本发源。该名词由2016年12月开始活动的绊爱首次使用,定义为“由电脑图形所绘制的插画风格的美少女YouTuber”。
虽然在此之前就已经有类似的虚拟角色出现,但是当时这类虚拟角色并未定性为虚拟YouTuber。因此在一段时间,虚拟YouTuber是绊爱的代名词。
2017年开始,随着诸如“电脑少女小白”、“Mirai Akari”、“バーチャルのじゃロリ狐娘Youtuberおじさん”、“辉夜月”等拥有大量粉丝的虚拟YouTuber的加入,原先作为绊爱的代名词的虚拟YouTuber一词被重新定义,并逐渐广泛使用。
一些虚拟角色也在其他媒体领域发展,如出演地面电视节目、出售商品等,此时虚拟YouTuber是作为一个便于理解的品牌名称。
现也有电视台专门为虚拟YouTuber制作节目,如TOKYO MX的“VIRTUAL BUZZ TALK!”和朝日电视台的“超人女子战士 Gariben Girl V”。
也有一些公司推出了自家的虚拟YouTuber做宣传,如三得利的“灿鸟Nomu”和茨城县Ibakira TV的“茨ひより”。
截至2018年5月28日,虚拟YouTuber总计有3000人,订阅者共1089万,视频点击率达到6亿9000万次以上。到2019年4月,虚拟YouTuber总计有约6000人,订阅者共约2000万。
随着虚拟YouTuber迎来热潮,一些虚拟YouTuber组织也随即兴起,其中比较有名的有Upd8、Nijisanji、hololive等。
作为自2018年开始十分流行的词汇或概念,“虚拟YouTuber/VTuber”一词在2018年网络流行语大奖中获得金奖。根据JustSystem自截止至2019年3月1日的调查,虚拟YouTuber已被67%的10~19岁群体以及50%的20~29岁群体所熟知。
扩展资料:
媒体评价
BBCWorklife报道称,虚拟YouTuber的兴起“是一场对未来有重大影响的运动——它可以改变品牌推销产品以及人们如何与技术进行互动的方式。它甚至可以让我们永生”。
两个月后,BBC再次报道称:“随着面部识别技术越来越普及,生活在小说里似乎不再是梦想。无论虚拟YouTuber……在未来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还是仅仅昙花一现,至少现在,围绕现实的界线已然模糊。”
彭博社称:“迄今为止,虚拟YouTuber现象几乎完全是日本式的,然而它的潜在技术和将流行文化与增强的互动性相结合的公式——以及由此带来的可信度——是普遍的。”
华尔街日报称:“虚拟YouTuber是日本漫画和动画悠久传统的一种演变,为漫画书和电视屏幕上早先描绘的那种人物提供了实时互动。下一步可能是人工智能,让虚拟YouTuber们在没有任何后台人类帮助的情况下唱歌、跳舞和恶作剧。”
连线意大利版称:“YouTuber的广阔版图正受到来自日本的虚拟冲击。”
中央日报英文版称:“YouTube上的内容越来越多样化,这让观众相信我们已经看到了几乎所有的东西。但是虚拟YouTuber的想法对于那些从未遇到过把自己描绘成只存在于数字世界中的角色的人来说是一个惊喜。
这些实验不仅突破了内容创作的界限,而且提出了关于未来内容将如何生产和消费的根本问题。”
南德意志报专栏作家迈克尔·穆尔斯特德称:“从日本,我们得到的消息是,不仅在互联网上发布日常琐事的真人接触到了数百万观众,而且越来越多的数字创造的人物也做着完全相同的事情,并且同样成功。”